236
直播
直播過後,拯救流量的隻能是“短視頻”
深圳今年夏天來的有點扭捏,磨磨唧唧到了5月份依舊沒有熱起來的意思,總是一場雨就把溫度壓了下去。這天氣,像極了直播過後的內容生態,眾人尋尋覓覓就是找不到下一個流量入口。在尋覓之中,有映客賣身的無奈,亦有小內容創業者的彷徨,Sam我也隻能寫寫文章自得其樂。
好在天氣總是會熱起來,消費者也始終需要各種各樣的內容去填滿自己的注意力,在直播之後,人們終於發現了下一個內容流量入口,一場由三四線(逗比)青年發起的內容革命——短視頻。眾巨頭仿佛抓到了岸上救命稻草,紛紛砸下重金開始在短視頻領域發力:
騰訊領投3.5億美元戰略投資快手;
阿裏巴巴文化娛樂宣布土豆全麵轉型為短視頻平台,全力進擊PUGC領域;
百度視頻宣布與全民直播簽署合作協議,開展直播+短視頻領域的全麵戰略合作;
今日頭條更是直接宣布要補貼10億給火山小視頻;
陌陌、映客等一係列直播平台更是掉轉方向,重點發力短視頻領域。“短視頻”已經成為風口上的豬,想不飛都難。
Sam我平常也就寫寫文字,很少玩視頻,但經不住“10億”補貼的誘惑,就下了一個火山小視頻玩玩看,隨手上傳了一個10幾秒的小視頻,一天時間下來收獲了200多火力(20多塊錢呢),真是比我寫文章掙的輕鬆多了。但掙錢是一回事,分析短視頻為何能成為“飛上天的豬“才是我真正的目的。(就是想混點補貼還裝)
請用錢狠狠的砸我
“短視頻”更適合碎片化
Sam我到現在都不理解那些花幾十分鍾看直播的朋友,是真的太閑,還是太閑?······當今社會,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的麵臨著自身時間的碎片化,缺少整塊時間。“忙了偷閑”才是真正的主題,直播平台動輒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讓消費者越來越吃不消,在褪去“三分鍾”熱度後,更碎片化、內容更集中的短視頻才是真正適應了當下社會的內容模式。
土豆短視頻幾分鍾、快手57秒、到火山小視屏的15秒,時間越來越短,但內容越來越集中。等電梯的功夫都能看好幾個有意思的視頻,我還費什麼事看那些主播“喊麥”。
人人皆可創作
“短視頻”原創更簡單,原創度更高
說完消費者,看看內容創作者。讓快手一路“媳婦熬成婆”的是活躍在三四線的(逗比)青年,沒有專業的設備,沒有專業的背景,就靠一部手機進行多樣的創作。十幾秒的時間讓創作更簡單,也讓內容本身更集中,要麼搞笑、要麼賣臉,消費者要的簡單創作者來的也直接。想想看,連Sam我這種視頻編輯白癡都能進行創作了,還有必要抄嗎?
對比直播,短視頻才是真正做到了全民參與。
“短視頻”具有成熟的商業變現模式
短視頻對比直播來講,具有更加成熟的商業變現模式。你讓觀眾掏錢給主播打賞除了能讓土豪炫炫富還能怎樣,做廣告?那是主播的事,跟平台關係並不是很大。所以在Sam我看來,直播平台的商業變現能力非常狹窄,同時嚴重依賴主播本身,商業模式並不完美。
但短視頻就不一樣了,短視頻的展現方式不在於像主播那樣靠一個窗口吸引注意力,而是像微博一樣的信息流。因此平台可以在信息流中插入適當的廣告,並且十幾秒的播放時間天然和廣告切合,好看的廣告本身就具有吸引能力,在短視頻流中並不會顯得突兀。
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切商業變現模式都是牢牢掌控在平台本身。
說到這裏,剩下的就是看“短視頻”這隻豬到底能飛多高了。
最後更新:2017-10-19 03: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