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11 返回首页    go 直播


慈善直播乱象:直播发钱物是假 刷礼物敛财是真

9月7日上午,四川省布拖县人民法院分别对某网络平台直播者杨杰、刘国彪以慈善公益为名实施网络诈骗的犯罪行为进行了宣判。

拍完视频就将钱收回

2016年8月初,被告人杨杰带领网友多次到布拖县境内多个乡村,给当地贫困老人和小孩发放物资和人民币,并全程拍照摄像上传网络,声称网友刷礼物的钱都送给那些需要的人。

而实际上,被告人杨杰拍摄完视频后就将钱收回,只留给部分老人和孩子极少的钱物。另一名被告人刘国彪,也以同样的手法骗取钱财。

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杨杰违法所得216773.15万余元,被告人刘国彪违法所得194506.34万余元。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分别对两名被告人依法进行了宣判。

利用网友爱心进行网络诈骗

法院宣判,被告人杨杰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被告人杨杰违法所得216773.15元予以收缴。

被告人刘国彪,也以诈骗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违法所得194506.34元予以追缴。

被告人当庭表示接受判决,不上诉。

法院表示,两起案件中,犯罪分子利用网友的爱心进行网络诈骗,涉及面广、社会影响恶劣。提醒广大网民,针对网络中出现的一些爱心捐赠等公益活动,要提高识别和防范能力,谨防被骗。

“揭秘大凉山公益作假”

去年,网友曝光了一段“揭秘大凉山公益作假”的视频,让这两个人的网络诈骗行为公布于众。

点击播放 GIF/1171K

据视频内容了解到,两名男子安排凉山州某村村民站成两排,随后直播给村民发钱,本以为是在进行一种公益行为,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直播结束后,直播者又从村民手中把钱拿回来。

事后,直播中的男子承认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粉丝数和观看量。

据了解,多名打着慈善名义前往凉山州的所谓志愿者,实际上却都是借慈善之名敛财。

西藏林芝的赵先生通过快手直播软件关注凉山州的直播“公益”活动有2个月左右,赵先生回忆,这些网络主播经常三四个人一组,一个人直播,剩下的人送食品衣物或者发钱给村民,这期间他陆续送出了数千元钱的礼物。

赵先生说,他打赏的钱是想给山区里需要帮助的人的,不是单纯的给主播刷礼物。

当地村民对公益项目产生不信任感

虽然涉事的直播平台将涉案网友的花费全部原路进行了退款,但是,对于直播平台上公益造假的事件,四川省科技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嘉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类事件会让当地村民对真正的公益项目产生不信任感。

李嘉辉表示,正规的公益组织或者基金会做公益项目,需要经过前期的长时间调研,然后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配合协作共同开展,这样可以避免资源浪费等问题。项目结束之后还要搜集反馈信息等,是一个系统工程。

特约评论员王磊:

对于互联网直播行业里出现的慈善直播的怪象和乱象,分析如下:第一,互联网直播本身就是一个新鲜的事物,相关管理的法律法规还跟不上,加上互联网直播门槛低,所以乱象丛生;第二,互联网直播本身是一个商业利益的行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互联网直播的从业者,包括互联网直播的网站,都有可能逾越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吸引受众,怪象乱象频出;第三,互联网其实也是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这起案件中的慈善行业的乱象,本身不是互联网行业制造出来的,其实反映了整个慈善行业本身需要规范的问题。

要想遏制互联网直播行业的怪象和乱象,第一是法律法规要跟得上,要让互联网直播行业的从业者意识到网络直播的边界,法律的红线不可以逾越;第二是所有的互联网从业者及互联网网站要意识到,互联网直播虽然是一个商业利益的行为,但不可避免地会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和风气产生影响,所以必须要在商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第三是线上线下要共治,除了把一些直播造假者的账号封掉之外,还需要相关部门一起来合力解决。互联网直播行业就像一棵小树苗,我们既要对它抱有一个呵护和宽容的心态,也要修枝剪叶,让它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消费善意 消费爱心

让需要帮助的人们心寒

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

最后更新:2017-10-19 06:31:47

  上一篇:go 明天,大驻马这些地方将禁行!直播来了,让您足不出户就能看盛会!
  下一篇:go “侣行夫妇”直播坦克漂移 张昕宇险被震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