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小米
恒星外匯運行了多久?
恒星外匯(Stellar)是一個成立於 2014 年 7 月的去中心化開源協議。它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分布式賬本技術實現跨境支付的快速、安全和低成本。自推出以來,恒星外匯不斷發展,成為市值最高的加密貨幣之一。
恒星外匯的曆史
恒星外匯由 Jed McCaleb 和 Joyce Kim 創立,他們都是 Ripple Labs 的聯合創始人。他們創立恒星外匯的目的是創建一個比 Ripple 網絡更去中心化且更具可擴展性的支付網絡。恒星外匯的第一個版本於 2015 年 7 月發布,名為 Stellar Core。
恒星外匯網絡最初使用 Ripple 的分類帳技術,但後來在 2018 年切換到自己的共識機製,稱為 SCP(Stellar 共識協議)。這一變化提高了網絡的速度和效率,並使其更加去中心化。
恒星外匯的運作原理
恒星外匯是一個分布式賬本,它記錄所有交易並由網絡中的節點驗證。該網絡使用 SCP 共識機製,其中一組稱為驗證器的節點負責驗證和批準交易。
恒星外匯支持各種類型的資產,包括法定貨幣、加密貨幣和甚至商品。用戶可以在恒星外匯網絡上創建錨定到這些資產的令牌,從而輕鬆地在不同資產之間轉移價值。
恒星外匯的原生加密貨幣稱為恒星。恒星用於支付交易費用並保護網絡。用戶還可以將恒星用於質押,為網絡提供安全性並獲得獎勵。
恒星外匯的特點
恒星外匯有幾個使其與其他區塊鏈網絡區分開來的關鍵特點:
* 快速和低成本:恒星外匯網絡非常快,每秒可以處理數千筆交易。交易費用也很低,通常不到一分錢。 * 安全:恒星外匯網絡由分布式驗證器網絡保護,這使其非常安全。該網絡還使用 SCP 共識機製,這有助於防止雙重支出和其他攻擊。 * 可擴展:恒星外匯網絡非常可擴展,可以支持大量用戶和交易。網絡可以通過添加更多驗證器節點來輕鬆擴展。 * 去中心化:恒星外匯網絡是高度去中心化的,沒有單一實體控製網絡。驗證器網絡由世界各地的獨立節點組成,這有助於確保網絡的安全性。恒星外匯的用例
恒星外匯有各種各樣的用例,包括:
* 匯款:恒星外匯可以用於發送和接收跨境支付。它比傳統匯款方式更快、更便宜、更安全。 * 資產代幣化:恒星外匯可以用來創建與現實世界資產掛鉤的令牌。這可以簡化資產交易並降低成本。 * 去中心化金融 (DeFi):恒星外匯可以用來構建 DeFi 應用程序,例如借貸協議、去中心化交易所和穩定幣。 * 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CBDC):一些中央銀行正在探索使用恒星外匯網絡發行 CBDC 的可能性。恒星外匯是一個自 2014 年開始運營的快速、安全、可擴展和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技術。它旨在通過分布式賬本技術實現跨境支付的快速、安全和低成本。恒星外匯有廣泛的用例,包括匯款、資產代幣化、DeFi 和 CBDC。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采用,預計恒星外匯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最後更新:2024-12-04 07: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