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
小米
馬雲:阿裏要成為國家和世界創新的發動機
摘要
阿裏巴巴未來二十年的目標是打造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阿裏巴巴未來二十年的目標是打造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因為世界需要這麼一個經濟體。”
10月11日,阿裏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表示,社會責任與世界擔當是阿裏巴巴探索人類科技前沿的根本動力,阿裏巴巴必須是一家創造未來的公司,要成為國家和社會乃至於世界創新的發動機。
擔負時代重任阿裏巴巴要成為創新發動機
“阿裏巴巴已經不是一家普通的商業公司,我們在這個國家、在這個時代擔當有巨大的責任。”馬雲表示,我們要能代表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代表這個時代,“你隻有這樣思考,公司的立意才會跟其他公司不一樣。”
目前,阿裏巴巴的業務涵蓋各個領域,在馬雲看來,這是因為互聯網的無處不在,“就像當年的電力革命一樣,你不能阻止電力進入某個地方,互聯網不應該有界,跨界讓我們感到創新機會所在。”
互聯網正在不斷的進行跨界融合,成為新的生產力,馬雲打趣道,自己也表演過小品,也唱過歌,今天晚上又將會在雲棲音樂節唱歌,“我很擔心自己的歌喉,但高曉鬆跟我說,我唱得好,大家沒什麼反應,但如果我唱得不好,大家會非常高興。”
“每當阿裏巴巴做一件事情,我都會問:你有什麼辦法做得跟別人不一樣,如果做得一模一樣,憑什麼你做呢?”馬雲表示,企業家一定要敢冒風險,必須有創新、創意,敢於走不同的路。
“我想未來的三十年,各行各業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未來將不屬於互聯網公司,未來將屬於利用好互聯網公司最好的公司。”馬雲表示,現在很多人擔心技術將會取代人類、消滅就業、拉大財富貧富差異,但技術、科技一定是為了人而存在的,任何一場技術革命都帶來了新的就業。
“未來企業,如果不能和科學家一起共事,沒有科學做背景,那企業一定走不長。”馬雲一再強調,企業要重視科技,企業家要與科學家結合。
馬雲補充道,真正的科學家和真正的企業家是共性的,我們都是樂觀主義者,我們是因為相信才看到的,而絕大部分人是因為看到了才相信。
探索科技前沿研究要解決社會問題“如果說IT時代是讓自己越來越強大,那麼DT技術是讓別人越來越強大,強調普惠、可持久發展和個性化。”馬雲表示,“達摩院希望把技術進行普惠,讓更多人分享、享受技術的紅利。”
據介紹,“達摩院”是阿裏巴巴集團作為承載“NASA計劃”的實體組織,由全球實驗室、高校聯合研究所、全球前沿創新研究計劃三大部分組成,主要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
對於為什麼取名“達摩院”,馬雲表示,在武俠小說中,達摩院是少林武學的“研究機構”,代表了修為的最高境界,阿裏“達摩院”也希望成為超越英特爾,超越微軟的頂級的研究院。“至於英文名我們就叫DAMO,初期不習慣,叫著叫著就習慣了。”
據介紹,首批公布的“達摩院”十位學術谘詢委員會中有三位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其中包括人工智能領域世界級泰鬥MichaelI.Jordan、“人類基因組計劃”領軍人物GeorgeM.Church.
今年3月份,馬雲在公司首屆技術大會上動員全球兩萬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投身“新技術戰略”,啟動了“NASA”計劃:麵向未來20年組建強大的獨立研發部門,建立新的機製體製,為服務20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
對於實驗室的定位,馬雲表示,為快樂研究和為利潤研究都走不長,二十一世紀的公司,隻有解決社會問題才能活下來,“要成為了不起的企業,必須解決了不起的問題,想成為偉大的企業,必須解決偉大的問題。”
“阿裏巴巴不指望靠達摩院賺錢,但是它自己要靠解決問題掙錢。”馬雲表示,對達摩院充滿信心,因為我們有太多問題要解決、要跨過去。
“任何公司都有一天會倒下,但我希望阿裏倒下後能給世界留下三樣東西。”馬雲表示,一個是達摩院,要把人類智慧留給下一代;一個是湖畔大學,把商業智慧留下來,留下企業家精神;第三個是公益基金會,企業一定要有社會擔當和家國情懷。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10-12 10: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