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沃爾瑪,永輝,麥德龍、京東都開便利店,你怎麼看?
【導讀】近幾年,中國便利店行業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是零售業中增長速度最快的業態之一。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此前發布的行業數據,便利店業態銷售額上較上年增幅15.2%,遠高於超市業態的4.1%和百貨業態的-0.8%。經營大賣場的家樂福、華潤萬家、會員店的麥德龍也嚐試性地開出了自己的便利店業態。
招商必備,以下便利店,你都知道?
沃爾瑪便利店品牌“Walmart to Go”
全球第一大零售商沃爾瑪於美國時間2014年3月19日開業其第一家便利店,取名為“Walmart to Go”。
店名:Walmart to Go
開業:2014年3月
首址:美國(中國暫無)
定位:普通便利店、食品雜貨店和快餐店的組合。
特色:經營著大量便利食品,包括包裝食品、寵物食品、嬰兒日用品、冷凍食品、奶製品、啤酒、香煙等。除此外還包括賀卡、花卉、書刊雜誌、ATM及和加油服務。
JD.COM京東便捷超市
4月10日,劉強東宣布宣布進軍便利店,要在5年內,開100萬家便利店!
永輝便利店品牌“永輝生活”
永輝生活自2015年11月18日推出至今已在上海發展到44家門店,並保持不斷迭代升級。
2016年7月,永輝會員店首度打入北京市場。
麥德龍便利店“合麥家”
麥德龍的第一家便利店“合麥家”也選擇開在上海,並且是在其普陀門店的邊上,這家80平米的“合麥家”采取了加盟商模式
麥德龍旗下便利店品牌“合麥家”
店名:合麥家
開業:2016年5月
首址:上海
麵積:70-110平方米
定位:定位中高收入的年輕群體麵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和快節奏的生活,他們願意采購高品質的商品,並有頻繁的即時消費需求。
特色:同樣能買到麥德龍會員製商場才提供的優勢商品,包括麥德龍的進口商品、自有品牌,還有高品質可追溯的生鮮水果。
還提供100多種即食商品,不僅有當前頗受消費者歡迎的台式、日式風味小食,還有來自意大利的現場烘烤披薩和即將推出的現烤麵包。
所有即食商品,每日淩晨由全封閉式低溫車統一配送至門店,延續麥德龍對質量的一貫高要求。
家樂福旗下便利店品牌“easy 家樂福”
店名:easy 家樂福
時間:2015年11月
首址:上海
麵積:400平方米
定位:規模小型、環境溫馨、貨品全麵的便利店。
特色:本著地點社區化、購物靈活化、服務個性化。日常生活必需品、廚房用品、食品飲料、家電,煙酒等等,一應俱全。
華潤萬家旗下便利店品牌“V>nGO”
店名:V>nGO
時間:2007年9月
首址:深圳
麵積:30-120平方米
定位:風格簡潔、時尚,24小時服務,為追求時尚、品質、快捷、方便及舒適的消費者帶來更自然、休閑的購物享受。
特色:經營近3000種商品,以即時消費、小容量、應急性為主,同時為顧客提供多層次的服務。
正大集團旗下便利店“CP FRESH MART正大優鮮”
店名:正大優鮮
時間:2015年4月
首址:上海
麵積:不到100平方米
定位:24小時社區型便利店·超市,為社區住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購物體驗。
特色:為附近社區居民及商務白領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方便,同時,顧客也可加入會員,掌上下單,在家享受美食。
日本永旺旗下便利店品牌“MINISTOP迷你島”
店名:MINISTOP迷你島
時間:2009年登陸中國
首址:青島
定位:為了每天為每一位顧客提供健康、安心、和便利的生活。
特色:為您提供24小時的貼心服務。這裏有陽光般得溫暖笑容,這裏有快速省時的服務,這裏有加熱、免費熱水、刷卡、報刊雜誌、手機充值、還款、ATM自動櫃員機(部分店)等特色服務..
大潤發旗下便利店“喜士多雲超市”
店名:喜士多雲超市
時間:2014年12月
首址:南通市
麵積:約150平米
定位:主要是“大潤發”服務不到的市中心社區、偏遠鄉鎮。
特色:功能齊全、新鮮方便的實體便利店,現場販售2000個快消商品,滿足顧客的即時需求,商品由就近的“大潤發通州店”負責配送和管理;現場可通過DM、電子屏、產品手冊等。
大潤發旗下便利店“飛牛便利”
8月8日,大潤發飛牛網在浙江嘉興平湖市的首家便利店——“飛牛便利”正式開業。
門店麵積150平米左右。門店內包括生鮮食品、快消品、水果等共約1500個SKU,也包括日常生活必需的多種商品與生活便利服務。
天虹商場旗下便利店“微喔”
店名:微喔
時間:2014年7月
首址:深圳
麵積:80-150平方米
定位:采取“零售+餐廳式+個性化服務+O2O”模式,這是升級版4.0時代的便利店。
特色:為顧客提供了預購、掃碼購、家政、快遞、幹洗、家電清潔、升學服務、銀行ATM機存取款、各類繳費業務等服務。
天虹無人便利店“Well GO”
麵積僅僅12平方米的無人便利店,商品卻非常豐富。擺放了6組貨架和1個風幕櫃、1台咖啡機,共陳列了300餘種商品,涵蓋零食、飲料、生活用品等。
【便利店發展分析】
便利店已然成為了當下的香餑餑,除了大型的零售企業進行自有品牌的便利店建設外,包括京東等在內的大電商平台也在聯手各地的便利店資源進行整合。主要原因如下:
1、社區O2O的大熱,使得離消費者更近的便利店資源成為了大型零售平台的首選合作夥伴;
2、完成最後一公裏的配送使命;
3、未來可延展空間大,除了商品零售外,還可包含生活服務等多條業務分支;
對於無論是實體店還是線上平台來說,便利店都是做實O2O業務的一種延伸,也是占據商圈打造知名度的有效手段。目前國內的便利店服務正呈現一個上升的態勢,但並未實現井噴式增長,當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意識到便利店的重要性後,未來會如何發展,值得期待。
申明:
資料來源:中網資訊綜合、中國零售網 、億歐網、中購聯等
文章匯編:商業地產精選/ 鄧達龍
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好文目的在於增進業界交流,若作者和原始出處不準確還望諒解修正,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歡迎轉載分享)
交流、合作 聯係主編:《商業地產精選》《商業地產人脈圈》創始人鄧達龍
最後更新:2017-08-30 22: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