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股、選偶與選美
所有的分析理論與方法在選股問題上隻是在回答應該根據依據什麼樣的客觀標準來選擇品種,這些標準對任何人來說是基本一致的,甚至可以請評委來亮分,這一點很有點像選美。但是這種選美卻不能滿足每一個人不同的偏好,你可能會認為世界名模不如鄰家小妹靚麗可人,你更願意和後者相處,美女雖美,可是卻不適合你(不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或者說你自己的審美方式能給你的生活帶來更大的樂趣,這種選股的態度不太好概括,姑且稱之為選偶(不太準確)。
關於選股態度應該是選偶還是選美,西方著名經濟學家J.M剴恩斯有一句名言:“ 股票投資好比股票選美。”這種觀點我既同意也不同意。一方麵,投資品種的選擇確實需要一個客觀的標準,這種標準是前人和自己所總結的有效經驗,不能盲目和缺乏計劃。另一方麵,選擇股票思維不僅隻在於觀察市場的特征,同時也要考慮自己的操作特點,比如說你是一個不能有時間經常出入股市的人,就不太適合偏重短線的投資,當然也就不可能將主要精力放在捕捉短線熱點上,投資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操作創立最可行的策略,形成自己的風格,找到適合於自己的選股方式,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選股猶如選偶。
當然,這種選偶與生活種的概念不太一樣,不要誤解為一定要進行長線操作。不論長線短線投資,你都要從一種選偶的慎重心態去考察你的投資對象,現在很多股民認識上有一個誤區,認為短線操作對分析的要求可以降低標準,其實這是不對的,短線是對短期波動行情的把握,同樣也是建立在全麵的分析論證基礎上,通俗的說:就是一夜風流夜要摸清對方的底細,否則會出問題的。對一支個股的合理、準確把握是建立在長期跟蹤觀察的基礎上的,並不是你在眼花繚亂的美女中找出最順眼的一位就可以了,由於眼神和精力有限,你重點關注的品種不可能太多,這也正符合了選偶的標準。
我不同意選股如選美的另一個原因是這個市場當中太美麗往往接近於危險,當眾人都為某支股票的強勁行情攪得心神不寧時,危險也就不遠了。在我們身邊有太多本認為是天仙下凡到頭來卻是紅顏禍水的例子。想在股市選美,最好去發覺那些未來有潛力成為明星的品種,一直跟隨她直到大紅大紫。所以說“選美”還不如“選秀”。
在這裏強調一下:上文盡管用了不少生活中的比喻,但股市的道德觀念卻絕對不能用在真正的生活當中,因為股市倫理學是一個誰也說不明白的話題,不信去問一問索羅斯。
最後更新:2017-01-14 13: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