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8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5


2018年全球經濟的三大威脅:央行、貿易與泡沫

  據路透社報道,全球經濟增長曆經了相對健康的一年後,經濟學家們紛紛預估2018年的情況大致相同,是不會過熱、也不至於過冷的“金發女孩”(Goldilocks)經濟態勢,不過還看不太到那三隻熊的蹤跡。

  其觀點是增長的各個方麵基本都在處於正軌,而且明年經濟增長將比2017年更為穩健。

  其中的部份原因是,去年的預測基本錯判情勢,低估了今年的經濟表現,尤其是對歐元區與日本。

  比方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估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3.4%,發達經濟體增長率升至1.8%。IMF目前的估計則分別是3.6%與2.2%。

  IMF對歐元區與日本經濟增長原本的預估分別為1.5%與0.6%,目前則是2.1%及1.5%。

  “全球三分之二人口所在區域經濟增長更快,”IMF在12月的博客貼文中表示。

  這樣的表現讓部分分析師抱持樂觀看法,野村就是其中之一,“目前階段,全球增長的自我強化特性比過去20-30年的任何時候都強得多。”

  但金發姑娘的熊喜歡搶鏡頭。能否維持現狀是個問題,因為周遭有很多潛在的政治及經濟風險。正如童話中一樣,我們也隻來談談三隻熊:央行、貿易、泡沫。

  第一隻熊是央行因素,其危險性在於政策失誤將使債務人喘不過氣來。第二隻熊是貿易因素,關乎美國保護主義抬頭或是針對中國出口的憤怒,可能會導致針鋒相對的、扼殺增長的貿易壁壘。

  第三隻熊則是市場突然崩盤,支出與需求隨之枯竭。

  第一隻熊:央行

  2017年全球經濟取得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有賴於全球央行超寬鬆貨幣政策,加之央行對於他們有意使全球經濟戒除這種慷慨扶助的有效管理。

  進入2018年,美聯儲計劃升息三次,歐洲央行要逐漸縮減資產購買規模,中國利率也趨向上升。

  決策者已謹慎示意過上述這些舉措,但失誤可能會發生,而且如果進行大幅調整可能會造成消費者和企業支出急劇緊縮。

  舉例來說,根據美國證券行業和金融市場協會,美國公司債未償金額接近8.8萬億美元。自2010年以來增加35%,且是企業擴張的主要推手。

  “金融穩定風險對(增長)周期延續性所構成的威脅要甚於物價穩定風險,”摩根士丹利經濟共同主管Chetan Ahya在2018年展望報告中寫道。他並稱,美國企業最容易受到升息的影響。

  這意謂著央行為抑製過度強健經濟成長或通脹風險的緊縮政策,造成了信貸收緊,從而使得美聯儲、歐洲央行、中國人行和日本央行謹慎行事。

  第二隻熊:貿易

  美國總統特朗普2016年選戰大打“美國優先”牌,對其他國家展開唇槍舌戰。

  特朗普上任後,其政府以美國利益為名做了一些惹惱多邊主義者的事。

  例如,特朗普政府已經啟動對鋼鐵進口的調查,否決世界貿易組織(WTO)上訴法官的任命,並且讓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

  其他舉措尚未取得很大進展,特別是威脅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以及承諾讓中國就其聲稱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就範。

  盡管經濟成長帶動美國出口增加,但美國貿易逆差擴大至435億美元。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略有下降,但仍高達346億美元。

  “必須快速縮減巨額貿易逆差,”特朗普11月亞洲之行結束後在推特上稱。

  如果付諸實踐,2018年的經濟氛圍可能很快變冷。

  根據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中國經濟受美國影響的程度要比美國經濟受中國影響程度多出近四倍。這也許意味著,若實施貿易壁壘可能會衝擊中國經濟增長。

  這不僅僅是美中問題:世界銀行估計全球貿易占到全球GDP的52%,其影響力在過去50年來提高了逾一倍。

  第三隻熊:泡沫

  泡沫在爆裂前都很難判斷(世人總喜歡說“這次真的不一樣”,直到發現其實不然)。

  但如果要說經濟學家從本世紀的金融市場崩盤中學到一件事,那就是,整體經濟的高樓大廈也會隨之一起坍塌。

  據世界銀行估算,互聯網泡沫破滅時,全球經濟增長率從2000年的4.4%左右降至2001年的約1.9%;金融危機時期經濟自2007年的增長約4.3%陡然滑落至2009年的萎縮1.7%。

  當時的情況是:金融工具突然出現虧損致使企業和消費者停止支出,導致增長大幅放緩、裁員及債務違約。

  過去一年,有許多價格持續且急劇高漲的資產:比特幣的驚天漲勢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一直警惕泡沫可能爆裂的法國興業策略師Albert Edwards認為,鑒於股市已來到極高水平,隻要略有風吹草動,形勢就可能逆轉。

  他暗示,原因或許隻是獲利“意外”欠佳這麼“平淡無奇”。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12-20 15:04:25

  上一篇:go 央行政策錯誤再度成為市場最大尾部風險 全球央行祭出這一大殺器!
  下一篇:go 英媒:中國煤改氣戰略受高度關注 撼動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