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99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5


不願交水電費 11位王子蹲進監獄!背後還有一盤大棋

  還記得兩個月前沙特發生的那件大事麼?

  當時,有11位沙特王子和其他一些高官因涉嫌貪腐被捕。不過,這些王子們被軟禁在五星級的麗茲卡爾頓酒店,過著舒適逍遙的生活,讓網民們徒唿“羨慕嫉妒恨”。

  然而當地時間1月6日,沙特又發生了11位王子被捕的事件。和上一次相比,這回王子們被捕的緣由要搞笑得多,但後果卻嚴重的多,因為這次沙特國王終於動了真格,將這群王子扔進了監獄。

  新華社援引沙特新聞網站報道稱,沙特阿拉伯王宮衛隊6日逮捕11名在首都利雅得因水電費等問題集會抗議的王子。這些王子們被關押在利雅得一座監獄中等待司法審判。

  有國外網友感歎道,

  “沙特王子竟然因為拒絕交納水電費而入獄,這事兒簡直離奇到如同假新聞一般。”

  資料圖

  每經小編注意到,在這起看似簡單的的衝突背後,其實涉及到沙特一項雄心勃勃的經濟轉型計劃。

  根據沙特國王力推的“遠景2030計劃”,沙特希望在12年後徹底擺脫對石油經濟的依賴,建立多元化的產業格局。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沙特政府近年來采取了很多較為激進的改革措施,想要逐漸減少養尊處優的國民對“大包大攬”福利社會的依賴。

  這種“刮骨療毒”的方案,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反彈。

  每經小編注意到,為了衝刺2030遠景目標,沙特計劃2018年財政支出為9780億裏亞爾(約合人民幣1.7萬億元),創下曆史新高,遠超過今年預計的財政收入

  為了彌補赤字,沙特想盡了一切開源節流的方法,所以就連過去由國家承擔的王室成員的水電費,現在也得由王子們自己“買單”。

  難怪金融時報感歎:水電費事小,王子們習慣了“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待遇,不願改變,這才是讓國王揪心的大事。

  拒繳水電費,11位王子入獄

  據沙特當地媒體SPA News報道,沙特11位王子在當地時間6日於首都利雅得被捕。

  當天稍晚時間,沙特國王方麵的一位資深代表出麵,向半島電視台等阿拉伯語媒體講述了事件的詳細經過。

  當天,這11位王子聚集在阿爾-哈克姆宮殿開展靜坐抗議,表達對政府取消王室成員免交水電費待遇的強烈不滿。

  王宮警衛向這些王子表示,他們的做法並不合法,應當立即散去,但王子們卻繼續著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在勸說無效後,這11位王子被收押在首都利雅得一所戒備森嚴的監獄裏,等候庭審的日期安排。

  沙特總檢察長莫傑布在一份聲明中強調,

  “在沙特,法律麵前人人平等。任何主動違法的人無論社會地位,都將遭到同等的審判。”

  路透社表示,雖然很多沙特國民對今年減少的福利和新增的稅費支出感到不滿,但是像這些王子一樣公開激烈反對的還是極為罕見。

  加稅、漲價,生活成本令人肉痛

  每經小編注意到,沙特國民的福利待遇一向十分優越。

  根據沙特國王去年頒發的聖諭,沙特國民在今年能享受到的社會福利,依然會讓很多外國人眼紅。

  2018年,政府部門公務員每月將收到1000裏亞爾(約合人民幣1736元)的物價補貼;外派軍事人員補貼為5000裏亞爾;退休人員每月退休金將額外增加500裏亞爾,學生享受的學費減免也將比往年增加10%。

  在沙特,人們的醫療和教育支出,以及首次購房者購買85萬裏亞爾(約合人民幣148萬元)以下的房屋,都可以抵扣個人所得稅。沙特國有的能源公司(如阿美石油等)也為國民提供著巨額的價格補貼。

  沙特的低保福利覆蓋了300萬家庭,約1060萬人口,占沙特總人口一半左右,其中有150萬家庭每月能領到938裏亞爾(約合人民幣1628元)的低保補貼。2018年,沙特政府預計低保支出將達到320億裏亞爾(約合人民幣556億元)。

  在油價低迷的當下,沙特經濟已經無法負擔這樣龐大的福利開支。為了維係財政平衡,沙特想出了漲價和加稅兩招。

  去年6月,沙特宣布對香煙征收100%的重稅,對功能飲料等軟飲征收50%的稅。

  去年12月11日,彭博社報道,沙特將在2018年把國內民用天然氣的價格提高80%。沙特政府一位官員表示,由於沙特過去對國內能源價格補貼過重,天然氣即使提價80%還是低於國際市場價格。

  而從2018年1月1日起,沙特人不得不交納一種過去從未征收過的消費稅。從服裝、食品、水電氣、電子產品到娛樂消費,幾乎所有常見消費品都增加了一道稅率為5%的增值稅(VAT)。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這項增值稅對沙特國內非石油部門產品的最終實際稅負大約在1.5%-3%的區間內。

  這些措施固然有利於沙特政府增加石油以外的收入來源,但對消費者來說打擊不小。

  據半島電視台報道,一位匿名的當地居民表示,對於已經習慣了生活中沒有消費稅的他來說,現在麵對突然增加的多道稅收,日子過得十分煎熬。

  沙特患上“荷蘭病”

  經濟學中有著“資源詛咒”一說,一些自然資源稟賦優越的國家沉溺於短期的資源價格暴漲帶來的橫財,造成產業結構單一,反倒在長期的經濟增長競賽中不敵一些資源貧乏的國家。

  上世紀60年代,荷蘭發現大量天然氣,出口劇增,國際貿易實現順差。然而擴大發展天然氣產業的荷蘭反而丟掉了傳統的農業和手工業優勢。到了70年代,競爭力減弱的荷蘭遭遇了通脹和失業的痛苦,被經濟學家概括為“荷蘭病”。

  而如今沙特的經濟發展情況,就是典型的“荷蘭病”症狀。

  ▲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走勢

  每經小編注意到,自70年代以來,在人口穩定增長的前提下,沙特的GDP走勢和國際油價保持高度趨同。

  2014年8月,國際原油價格還在每桶110美元的相對高位,隨後則一路暴跌,到2016年初甚至跌破40美元。

  ▲沙特GDP走勢

  而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沙特GDP也在2015和2016年連續出現負增長,其中2015年沙特GDP為6543億美元,較前一年暴跌13.5%。

  根據沙特國王薩勒曼提出的規劃,沙特要在2030年進入“後石油時代”,成為一個產業多元化的現代經濟體,減少資源依賴的風險。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沙特政府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巨大,希望在沙漠中建起適宜旅遊和休閑的現代城市。

  沙特財政部預計2018年的財政支出將達1.7萬億元人民幣的曆史最高水平,今年外債規模將達5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80億元)。沙特最早也得到2023年才有希望扭轉財政赤字。

  為了給目標雄偉的“沙特遠景2030計劃”融資,沙特政府一方麵向海外投資者出售國有資產股權(比如沙特阿美的IPO計劃),另一方麵削減了為王室成員和政府要員提供的特權福利,開征新的稅種。

  所以國際媒體紛紛評論道,這一次為了水電費上演的鬧劇,其實是王子們不甘心喪失早已習慣的福利而發出的抗爭。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8-01-09 15:54:14

  上一篇:go 交易商:歐元/美元1月9日交易策略
  下一篇:go 多輪QE竟推不高通脹 美聯儲新主席或重定通脹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