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53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5


7個問題看懂亞馬遜直郵:可能買到中國貨

TA的每日心情奮鬥
2016-4-15 09:16

簽到天數: 464 天

[LV.9]以壇為家II

店鋪京東POP賣家論壇威望1232 發消息

昨日,“亞馬遜落戶上海自貿區,中國消費者將可以直接購買亞馬遜美國(amazon.com)商品”的消息引發了廣泛的關注。一時間,“美國貨可以直郵中國”、“再也不用找代購了”等言論廣為流傳。那麼這件事究竟對於中國消費者的影響有多大?一位資深進口電商人士向億邦動力網解釋了其中的玄機。


以下為億邦動力網與資深進口電商人士的對話:


億邦動力網:亞馬遜美國與亞馬遜中國的區別在哪裏?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買亞馬遜美國的商品?

資深進口電商人士:亞馬遜是一家美國電商公司,亞馬遜美國(以下簡稱美亞)主要針對的是美國消費者,可以算作是亞馬遜的主站。而亞馬遜在美國以外的國家采取的是本地化運營策略,在全球主流國家都開有獨立網站,如亞馬遜日本amazon.co.jp、亞馬遜德國www.amazon.de、亞馬遜英國amazon.co.uk和亞馬遜中國amazon.cn等。


由於亞馬遜各國站點都針對的是所在國的消費者,所以亞馬遜各國站點上的商品在種類、款式上都有所不同。即使是完全相同的商品,由於各國進口關稅的不同、物流成本的差異、品牌商在各國定價體係的不同等多方麵原因,在亞馬遜各國站點上的售價也會有所不同,甚至差異很大。


通俗點說,一方麵,中國消費者可以在美國亞買到很多不在中國銷售的產品,比如美國版的耐克鞋、很多海外品牌的奶粉。另一方麵,同樣的商品,在美亞的售價也可能比國內的售價便宜很多,比如美國品牌的高級服裝、箱包的售價經常隻有中國的2-3折,美國化妝品的售價大多不到中國的5折。還有就是,美亞對於產品質量的管控也比國內電商會好。


億邦動力網:亞馬遜直郵中國意味著什麼?

資深進口電商人士:過去,美亞是不支持配送到中國地址的。那麼中國消費者要購買美亞的商品,必須先讓美亞把商品寄到一個支持配送的區域,再自己將商品轉寄回國。

過去中國消費者主要通過三種方式去購買美亞的商品:

第一,直接在美亞上下單,然後自己找轉運公司寄回國內,但這種方式對消費者個人的素質要求較高,包括懂英文,擁有一張雙幣信用卡,了解轉運流程等。

第二, 委托在美國的代購在美亞上購物,然後由代購寄回國內。代購會收取一定金額的代購費。

第三, 通過國內的美亞導購網站購買。這些導購網站實際上是充當著大型代購的角色。網站會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


按照目前的報道,亞馬遜落戶上海自貿區之後,將提供“直郵”和“自貿”的模式。“直郵”指的是中國消費者購買美亞商品後,直接從美國發貨,通過國際運輸送達消費者手中;“自貿”指的是美亞的商品在消費者下單前就已暫存自貿區的倉庫裏,消費者下單後,商品從保稅區發貨,通過國內物流送達消費者手中。


億邦動力網:直郵會比過去的轉運快多少?國內消費者幾天能拿到貨?

資深進口電商人士:根據亞馬遜的合作方東方支付的介紹,測試期間,在美亞下單,貨品直郵到中國,到消費者手中,大概要7-10天。按照目前試點渠道的平均時效來說,我相信亞馬遜是能夠做到7-10的時效。自貿區發貨的話,就等同於國內發貨,基本隻要2-3天就能送抵全國了。


過去采取轉運的方式,一般需要15天以上,而且時效很不可控。


億邦動力網:如果一件商品在美亞上賣10美元,國內消費者多少錢可以買到?

資深進口電商人士:國內消費者需要花的錢包括三部分:商品的售價、運費、行郵稅。商品的售價應該是會與美亞上的售價保持一致。


運費應該是個打包的價格,不會太低,因為拆開來看,其實這個運費是包括美國本土運費、跨境運輸的費用和中國國內的運費。隨著美亞直郵中國規模做大之後,這個運費應該會降低。


行郵稅是國家針對國內消費者購買國外商品給出的一個優惠稅,隻有一般貿易的進口稅的30%左右,但需要滿足個人合理自用的條件。不同品類,行郵稅稅率不同,有10%、20%、30%、50%這4檔,比如3C是10%、服裝是20%、手表是20%、化妝品是50%。如果你要交的行郵稅少於等於50元人民幣,還能免征。


億邦動力網:這是不是意味著以後美亞上賣的東西,中國消費者都能夠直接買到了呢?

資深進口電商人士:不是的,主要還有兩個方麵的限製。一是,按照現行的政策,美亞上的很多商品是無法直接進入中國的。這裏麵涉及到政府對於進口商品的監管,包括很多商品國內外的質量標準也是不同的。二是,很多品牌商在全球有嚴格的定價體係,它不會允許美亞的低價去擾亂它在中國線下的定價。


億邦動力網:那以後從美亞上購物,操作上會不會麻煩?

資深進口電商人士:目前亞馬遜公布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美亞針對中國消費者的入口進入,商品有中文說明,人民幣標價;另一種是通過跨境通導購平台進入。這兩種方式至少都解決了語言的問題。我覺得未來在購物流程上應該會同天貓、京東等國內平台類似,包括支付上應該也會接入一些國內消費者常用的支付工具。但是提交個人身份信息等“海淘”必備的操作還是少不了的。


億邦動力網:還有什麼需要提醒國內消費者的嗎?

資深進口電商人士:第一,美亞上的商品也是來自全球的,如果你買到“made in china”的商品不要驚訝。

第二,美亞上的商品分為亞馬遜自營,第三方商家商品、但亞馬遜負責物流,商家自己負責物流三種,參考京東,你懂的。

第三,亞馬遜說希望在今年四季度,這個入口可以正式對中國消費者開放。我個人覺得很懸,大家要有心理準備,這事沒那麼容易搞定。


最後更新:2017-11-01 02:02:25

  上一篇:go 趕集網變管理層架構:前阿裏三大高管加盟
  下一篇:go 京東與新西蘭奧委會戰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