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條6代柔性屏投產,京東方破解日韓屏圍城
【家電網 HEA.CN 2017年10月26日微信原創】2017年10月26日上午,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齊聚成都,共同見證BOE(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提前量產,這也是中國首條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
10月24日,京東方A(000725)發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業績快報。業績報告顯示,前三季度京東方的營業收入為694億元,同比增長51.4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4.8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5倍。其中,第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248億元,同比增長27.8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8倍。第三季度的好成績和BOE(京東方)對OLED屏幕的正確抉擇和大力投入有著極大的關係。
最近一個月以來,OLED板塊走勢一直節節攀升,OLED概念指數累計漲近7%。除了京東方A以外,江豐電子、丹邦科技、東山精密、TCL集團、深天馬A等漲幅均超過14%。更有消息稱,此前發售的全球首款AI芯片手機華為Mate10就是采用了BOE(京東方)生產的OLED屏幕。
高瞻遠矚,提前布局柔性屏
今年,OLED屏幕可以說成為最火熱的新型屏幕。在小屏市場方麵,繼10月11日傳出蘋果公司與OLED麵板供應商LG顯示器合作開發可折疊iPhone後,10月12日蘋果的一份最新專利申請文件同樣描述了可折疊屏幕。在大屏市場方麵,OLED電視的銷量也在上升,谘詢公司HIS Markit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OLED電視銷量增加29.4%,總量達28.2萬台。而在國內,剛剛過去的國慶黃金周裏, OLED電視的銷量為4967台,銷售額為8197萬元,同比也有200%以上的增長。
而在不同種類的OLED屏幕中,AMOLED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下一代屏幕技術”。作為新型半導體顯示技術之一,柔性AMOLED顯示屏以塑料基板代替了傳統的玻璃基板,並采用可主動發光的有機材料以及柔性封裝技術,顛覆了原有剛性的顯示產品形態,可實現彎曲、折疊等多樣產品形態。
隨著柔性屏的興起,許多人對AMOLED的市場前景十分看好。“在中高端手機領域,AMOLED顯示屏將全麵替代液晶顯示屏。”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徐征毫不掩飾地指出對AMOLED技術前景的看好。除了在手機行業,在電視產業,僅僅是顯示屏的名稱便已讓消費者“不明覺厲”,從顯示技術霸主自發光OLED到同為廣色域“好朋友”的純色、量子點背光技術,以及國產的激光電視技術;在汽車產業,對柔性屏的應用也傳到了車載顯示市場,從特斯拉掀起的超級大屏中控台,到儀表盤、中控區合二為一的柔性屏,再到車門、車座的各種屏顯,柔性屏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麵對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市場需求,國內各屏幕生產商紛紛建立新產線。除了今日投放生產的BOE(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OLED生產線外,還有天馬和華星光電也在建設自己的第6代柔性OLED生產線。以BOE(京東方)為代表的半導體顯示廠商推動下,未來幾年柔性AMOLED市場將邁入快速增長通道。IHS Markit預測,2017年AMOLED手機屏出貨量將增至5.13億片。2016年到2020年間,全球柔性AMOLED產能將從150萬平方米擴大到2010萬平方米,成為AMOLED顯示屏增長前所未有的階段。
迎接挑戰,展現中國製造實力
在柔性AMOLED日漸成為趨勢的浪潮下,全球麵板廠商緊抓機遇,希望在這輪技術替代中掌握主動權。隨之而來的是,全球十餘條AMOLED生產線建設躍躍欲試,其中中國就占了半數以上。
“柔性AMOLED顯示屏量產難度很高,盡管規劃了這麼多條AMOLED生產線,但我擔心的是,到2019年很多廠商根本無法按照預期產能量產AMOLED顯示屏。”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直言不諱地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麵對工藝極其複雜,技術難度極高的柔性AMOLED屏幕,BOE(京東方)之所以能夠克服困難,成為中國首家實現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量產的企業,與注重自主技術研發密不可分。據京東方相關負責人介紹,京東方早在2001年就在新型顯示領域前瞻布局,對OLED技術進行研究。從成立AMOLED實驗室,到成立柔性研發中心,再到研製出首款柔性AMOLED顯示產品,到如今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實現量產,京東方通過無數次的實驗才確定了量產的最終方案,這個過程中也是突破了各種難關。
據京東方AMOLED研發人員介紹,從技術角度來看,量產柔性AMOLED首先要解決的是膜層搭配的難題,要經過反複實驗及軟件的模擬和計算才能設計出各膜層厚度的最佳值,找到膜層之間搭配的最優方案,從而避免產品在屢次折疊中導致開裂的可能。作為蒸鍍工藝中使用到的重要原材料——掩膜版,是麵板精度和質量的決定因素之一。蒸鍍時,三原色的蒸鍍區域絕對不能重合,廠商必須要對相應設備進行極其細致的調節設置。在完成柔性TFT製備、薄膜蒸鍍、薄膜封裝後,還要在貼合工藝方麵實現更適合柔性產品的貼合方式,經過重重技術考驗,才能最終量產柔性AMOLED顯示屏。
創新技術,引領全球柔性屏產業
這些年,中國大陸顯示產業迅速發展壯大,預計2019年左右,我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顯示生產基地。隨著我國京東方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量產,今年將成為中國大陸手機高端柔性顯示屏走向自給自足的元年,而未來產業鏈如何布局也將決定我國能否引領全球AMOLED產業發展。
徐征教授認為,有TFT-LCD產業基礎,才能更快地發展OLED技術。作為我國顯示行業的龍頭老大,BOE(京東方)屬於較早布局TFT-LCD產業的企業之一,其研發力量也比較強。現在京東方全力布局AMOLED,將加速我國在AMOLED領域保持領先地位。據有關媒體報道,預計在2020年中國國內至少會有6條6代線,而JDI獨占車載麵板鼇頭和三星和LG霸占電視手機麵板的局麵也將隨著京東方等生產線投產而打破。
在技術創新層麵,BOE(京東方)已經布局了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以及綿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並推出了可實現“S”形彎折的5.5英寸WQHD柔性OLED顯示屏,將手機和平板電腦合二為一的7.56英寸QHD柔性AMOLED顯示屏,接近“零邊框”的5.5英寸FHD全屏OLED顯示屏及4.35英寸柔性腕帶等柔性顯示等創新產品。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柔性顯示產品不僅可在成都6代線量產。在2013年,京東方投建的中國首條、全球第二條5.5代LTPS/AMOLED生產線,即鄂爾多斯第5.5代AMOLED生產線已經投入生產。3條產線的投產,奠定了京東方在柔性屏領域的領先地位。
與曾經TFT-LCD領域“追趕者”角色不同的是,在AMOLED競爭中我國企業已經走在全球前列。隨著更多“中國製造”柔性AMOLED顯示屏走向全球,中國將真正引領全球柔性AMOLED產業發展。
家電網
HEA.CN| 最具影響力的深度原創科技門戶
涉獵| 家電、數碼、財經、電動汽車、家用清潔能源、VR、海外科技與投資
時評及投資建議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
編輯 / 作者:樓船夜雪
—敬 請 評 論—
最後更新:2017-10-26 18: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