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國際:到英國和歐盟料將達成協議
荷蘭國際集團(ING)研究團隊表示,考慮到英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量、受影響的供應鏈、數百萬的就業機會和稅收收入,雙方達成的協議都合情合理。
核心要點
英國有關離婚法案和歐洲法院角色的立場已經軟化,似乎他們也正從“沒有協議好過糟糕的協議”的誤區中慢慢走了出來。歐盟還認識到,必須承認過渡時期的必要性,從而為雙方達成一項積極的協議。盡管如此,實際的貿易談判將是艱難而持久的,但有兩個因素促成了一項互惠互利的交易。
首先,最糟糕的情況是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和通過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會導致貿易關稅。平均而言,它們的貿易關稅將達到2%-3%,但各種各樣的食品將受到特別沉重的打擊。這可能會給物價帶來上行壓力,並進一步擠壓消費能力。但關鍵的問題是廣泛的標準。
例如,美國貿易總清單包含了192275條不同的稅則,這意味著,如果要進口多種不同類型的零部件,企業在優化生產過程時可能麵臨艱難的選擇。爭端解決也需要很長的時間——通常是一年和最長15個月,如果上訴的話——在這段時間內,貿易可能受到嚴重影響。
支持達成積極協議的第二個原因是人口因素。事實上,歐盟的出生率已經下降,這意味著歐洲的人口在未來幾十年將會下降。然而,由於移民的影響,近年來英國的出生率有所上升。
因此,歐盟預測英國將在未來20年內取代德國成為西歐人口最多的國家。從歐盟的角度來看,進入一個正在增長的市場,而且出口成本低廉,顯然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在國內市場受到擠壓的情況下。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12-27 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