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96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6


抄底10隻老次新股 “挑大棄小”才是正確姿勢!

聲明:此文屬於自媒體對相關事件的個人觀點和分析,並非正式的新聞報道,東方財富網不保證其真實性和客觀性,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一提到次新股,或許讀者腦海裏浮現最多的就是“投機”兩個字。A股炒新曆來有之,時至今日“IPO開閘”、“價投風盛行”背景下,很多上市的次新股已經從高點腰斬不少,不少次新股市值不過三四十億,似乎價值窪地就在眼前。

但牛熊交易室認為,對於去年上市的次新股要“挑大棄小”,選擇那些大市值的次新股(除去金融和有色),而一些看些便宜、市值很小的次新股,大概率是價值陷阱!

三個“新”去篩選,而不要單看估值和市值

次新股被熱炒和公司內在價值之間本質上應無任何關聯。當流通市值很小的次新股被炒高後,如果沒有價值支撐摔的自然很慘,巨大的跌幅恰恰表明了其投資價值較小! 哪裏來的所謂“價值窪地”?

投資者同樣不可按照PE此類指標判斷新股價值。如果我們讀上市公司招股說明書,似乎發現每個公司都是十分優秀。雖然證監會嚴厲打擊財務造價,但是對於“財務美容”卻沒有過多限製。

就如同我們求職中,簡曆上寫的內容都要經過盡心修改,往往報喜不報憂,把自己過往描繪成一個完人,但實際上呢?同樣的,次新股中財務數據對應的PE、PB的數值真的讓投資者放心嗎?

因而對於次新股的其投資價值不能簡單通過所謂估值數據判斷,而是關注公司基本麵特征的“新”。從價值投資角度,對新股投資價值的理解至少有三個方麵:

1、新業務:A股市場上獨此一家,如駕校股東方時尚

2、新興行業:例如方興未艾的新能源行業,如先導智能星源材質

3、新龍頭:這是指一些原本是行業龍頭或者名企,如日常護理電器的飛科電器、零食店鋪的來伊份等。

對於新業務的公司,上市後獲取了融資渠道、提升了品牌宣傳力度,就遠比其他未上市同行業的企業有先發優勢;對於新興行業的上市公司,受益於行業快速發展紅利,上市帶來的資金和品牌,能伴隨行業紅利快速擴展;對於新龍頭,上市對於這類企業如虎添翼,在強者橫強的馬太效應下,逐步穩固自己的龍頭地位。

為什麼要選老的、強調大市值的?

在滿足上述“三新”基礎上,我們強調在上市度過一個會計報告期後,應當關注那些大市值的老次新股。

為什麼我們強調選擇去年上市的大市值次新股?

我們先列舉出除去金融股之外,去年上市的新股中,目前市值最大的10隻:

先說為何要選擇從去年上市次新股中選擇。

強調去年上市的時間窗口,用時間換空間,充分暴露公司財務問題、讓股價盡可能回歸真實價值。經過了一個會計年度有兩個好處:第一財務美化問題會得到充分暴露,給予市場足夠市場反應;第二有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報,能前後對比上市前後的企業基本麵變化趨勢,同時也是券商等賣方機構覆蓋研究的基礎,隻有這樣才能有足夠的曝光度被買方機構和普通投資者了解。

為什麼我們強調大市值?

首先,大市值的公司較少的被選為炒作標的(前期銀行次新股除外),其股價並沒有過多偏離真實價值。

其次,大市值次新股往往是行業龍頭,例如飛科電器是日常護理的龍頭。

第三,在給予市場充分讓股價回歸價值的時間的前提下,能選出真正被市場認可的成長股。成長股,特別是新上市的成長股是不能簡單用財務數據定義的,普通投資者在不具備行業知識基礎上,通過市值是判斷優質成長股的極佳方式。例如生物識別技術龍頭匯頂科技、研發抗癌藥的貝達藥業等,市場給予200億的市值足以表明市場的認可。

(原標題:抄底10隻老次新股, “挑大棄小”才是正確姿勢!)

最後更新:2017-08-20 18:09:04

  上一篇:go 白雲山上半年業績增長近四成
  下一篇:go 紅牆股份:3256萬股限售股將解禁 廣東科創計劃減持2%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