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線了查看不常聯係人的功能,有多重要取決於你看待微信的態度
1
微信最近上線了一個“不常聯係朋友”的功能,可以直接在微信上查看不常聯係的朋友,然後,根據實際情況對他(她)進行屏蔽朋友圈、刪除等等的處理。
此功能一出,想必不少人感到歡欣雀躍。因為我自己就時不時收到一些所謂的測試是否已經被刪除聯係人的信息。終於不用群發微信息逐個測試友誼忠誠度了。
微信對不常聯係人是如何定義的呢?
半年內無單聊
無共同小群
半年內沒有回複過他(她)的朋友圈
(目前好像隻有蘋果手機有這項功能,安卓的還要等等吧……)
以此標準,我梳理了一番自己的微信聯係人,看看哪些不常聯係的人需要刪除的。
某長輩。年紀大了不會用微信,就成了不常聯係人。但其實是很有愛的家人。我該主動去問候一下她了。
工作上的聯係人。秉承專業合作關係,沒事不聯絡,不刪。
在行上約見過的某行家,他給我了不少好的建議,平時很少互動,他有他的精彩,我有我的人生。不刪。
不記得什麼時候在什麼場合加的網友們。不刪,單獨給他們建立一個分組,有空刷小廣告。
啊,還有人把我刪了的,沒關係,反正我也不認識他。
……
仔細檢查後,發現有30%的聯係人是不常聯係的。
那又有什麼關係呢?畢竟,人不能以微信的互動頻率來定義一段關係的。
與其把微信看成一個衡量友誼的標準,不如把微信看成一個通訊工具,朋友圈就是一個自我展示的舞台。偶爾分享和記錄自己的生活,也可以發發小廣告。期望小一點,就能心平氣和地看待網絡關係。
2
有一天,小菲發現看不到好朋友小花的朋友圈了。
真傷心。
她們曾經無話不談啊。雖然現在相隔兩地,各有自己的小家庭和生活圈子,不能常聯絡了,可是小花在小菲的心裏仍然是好朋友。
小菲不停地想:我是做錯什麼,或說錯話得罪了小花嗎?
越想越傷感。
過了一段時間小花恢複了權限,小菲又可以看到她的朋友圈了。可是小菲內心的疑慮始終沒有消除。
有一天,小花打電話來,小菲終於忍不住問:你前段時間為什麼對我屏蔽朋友圈?我哪裏得罪你了?
小花楞了一下,然後說:哎,我有段時間決定戒掉刷朋友圈的癮,所以對所有人都屏蔽掉我的朋友圈,我也不看他們的朋友圈。現在我戒掉了朋友圈的癮了,就又重新開放了朋友圈。
一下子釋懷了。
學會降低敏感度,開放地溝通,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方式。
最好的溝通方式是麵對麵交流,其次是電話交流,網絡是最廉價,也是最低效、最容易引起誤會的溝通方式。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重要的人和事,還是要通過麵對麵的交流。
3
琪琪最近搬進了一個小區,迅速被鄰居拉到了各種微信群裏。業主群、媽媽群、羽毛球愛好者群、拚車群……小區2000戶人家,細分下來,有上百個群。
裝修房子的時候,琪琪每天泡在群裏聊天,從鄰居那裏得到了不少好建議,琪琪心懷感激。
裝修完房子後,聊天話題變得更寬泛了:孩子、工作、婆媳關係等等,有些從未謀麵的鄰居在群裏也無話不聊。琪琪每天打開微信,都有紅點提示有數百條未讀信息。
琪琪在微信群目睹了某對夫妻,每天秀恩愛,然後男人找小三被抓奸,夫妻不顧臉麵在鄰居群裏互撕,最後以離婚收場的全過程。
琪琪家境頗殷實,聊天聊多了,有一麵之緣的鄰居來找她借錢,還有人來推銷各種商品,打麻將賭錢……
被坑了很多次以後,琪琪意識到,把時間花在微信群裏閑聊,浪費時間精力,陌生人之間自爆隱私也未必是真的友誼。
交淺言深,才是有毛病。網絡的往往容易模煳人和人之間的差異,讓人放鬆戒備,聊太多反而失去分寸。
4
從上個月開始,我決定每天關機兩小時,專注自己。
因為幹活的時候,我總忍不住刷手機,大大影響了效率。
兩個小時寫作、看書、學習、陪孩子玩耍,要不就出去和朋友聊聊天,總之有很多事情比刷手機重要。
目前也沒有因為關機而錯過什麼大事。適當離開網絡,生活還是很美好的。
歡迎點讚、轉發
最後更新:2017-08-26 21: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