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屏2.0】再入旗艦坑:MIX2開箱測試。
話說幾年來一直在用小米手機,可見小米的粘性有多大了,用過小米1、紅米、紅米NOTE一代TD版。由於TD-SCDMA坑爹的3G信號和1G內存問題,放棄了性價比路線的紅米係列,當時被小米Note的超薄大屏設計打動,狠心入了小米Note一代64G版,2799的價格可不便宜啊。沒想到碰到了小米手機中的跳水王,小米Note的降價速度超過了小米任何一款手機,唉,不說了,好在機子沒啥問題。後來老媽要用手機,就把小米Note給她老人家了。那時不敢上旗艦了,怕怕了,而紅米係列覺得還沒法抗衡老當益壯的小米Note。換手機總得有一方麵大的提升才好呀,不能倒退麼。這時,小米MAX出來了,超大屏幕戳中了我的痛點,而且價格適中,仍屬於小米係列,毫不猶豫就入了。
小米MAX各方麵還是很滿意的,就是32G存儲不夠用。之前想用TF卡來著,但入了一個超劃算的電信流量卡,所以沒地方了。正當我準備動手改造TF卡和SIM卡,實現三卡同槽時,老爸也要換手機了,好吧,小米MAX給他老人家。不是我喜新厭舊啊,每次換手機可都不是自願地哦,哈哈。
本來還想買小米MAX2的,但是自從去年銀聯、各大銀行聯合推廣NFC近場支付時,就對各種閃付的大幅優惠眼饞。因為每次商家搞促銷,各種Pay的優惠都遠大於刷卡、二維碼、微信支付寶等的優惠。當年小米Note雖為旗艦,但沒有NFC就是一個怨念。而且被小米Note的降價嚇著後,買了不太貴的小米MAX,再次與NFC失之交臂。
這次換手機就很想換一個有小米Pay的手機,但小米6、小米Note2、3都沒能打動我,因為除了NFC,這幾款都沒有完全替代小米MAX的絕對亮點。為什麼不選MIX呢?因為MIX和MAX的屏幕一樣大,我用小米MAX這半年,6.44寸的超大屏幕也是有喜有悲的。好處是看片、上網超爽,完全沒有買PAD的必要了。缺點是確實太大了,我買時是冬天,還不明顯,等夏天的時候感覺這手機沒地兒擱了,大老爺們又不愛帶包,隻能天天攥著板磚晃來晃去。騎共享單車時,MAX放屁股口袋,好幾次被人提醒注意手機別掉下來或被偷。而且,手機太大摔了好幾次,側麵按鍵就換兩次了,一摔就壞按鍵,別的地方沒事,也是簡直了。
這時,小米MIX2上市了。全麵屏2.0的概念戳中了技術控的痛點,5.99寸的屏幕雖沒MAX大,但也算6寸級別了,兼顧了大屏和握感。此時,頭腦發熱忘記了小米Note的教訓,再次跳進了小米旗艦手機的“坑”,嘿嘿。兩次官網搶購铩羽而歸,最後在半夜零點總算在京東上搶到。
黑色包裝盒、金色MIX字體一改之前的牛皮紙風格,走旗艦、簡約、高大上路線。
6G內存基本屬於目前安卓機的最高了,安卓係統的每次換代升級都是吃內存的,6G內存應該能堅持比較長的時間吧。64G存儲不算大,隻能說夠用。
開箱
這屏幕黑的深沉,一看就是比較高端的麵板,廉價機黑屏時的黑色往往都不純淨。全黑的全麵屏手機有個問題:關機時分不清上下,總容易拿倒了,嗬嗬。
話說我之前的手機都是貼膜的,其實就是心理作用的強迫症而已。這次MIX2上市小米商城裏居然沒有官方的貼膜可買,既然小米這麼自信,那麼我就敢讓MIX2裸奔啦,嘿嘿。
MIX2的全麵屏視覺上不如MIX1來得震撼,但和iPhone X殊途同歸,都是更窄的大比例全麵屏,放棄了16:9的傳統比例。熟悉的小米桌麵,習慣了小米係統,現在有些懶得去研究其他係統了,這樣每次換手機都沒有障礙、上手很快。
盒子裏還附帶一張雷軍的簽名和勵誌格言,旗艦嘛,文藝範也是必須滴,哈哈。
為了更小的下巴,菜單鍵、home鍵、返回鍵都變成了虛擬鍵,第一次用虛擬鍵有種華為係統的既視感,嗬嗬。
驗明正身。白色界麵就更顯全麵屏的與眾不同了。
陶瓷後蓋真是溫潤如玉啊,撫摸黨的最愛哦。MIX2的攝像頭用上了目前頂級的IMX386,1200萬像素就是為4K設計的,玩攝影的都知道像素不一定是越高越好,單位像素麵積往往影響畫質的提升。
用了好攝像頭當然要炫一下啦,用金圈進行了裝飾,是在學尼康麼,嗬嗬,低調的奢華感。
不過陶瓷怕摔,MIX2貼心地在盒子裏附贈了原廠保護殼,非常周到。畢竟是三千的手機呢。至於陶瓷機身嘛,偶爾拿出來把玩把玩吧,哈哈。
保護殼上暗紋印著小米設計,原廠的殼無論從材質和做工上都不是副廠可比的。
後蓋的存在,還彌補了攝像頭輕微凸出的小問題。對於用MAX時摔怕了我來說,這個原廠後蓋有一絲絲的小感動呢。
Type-C的充電器比之前的小米充電器要大一些,估計是快充功能需要更複雜的電器元件吧。不分正反的Type-C接口,提升了充電體驗。
包裝盒和紙托也算精美,旗艦更是要講究細節的。
為了全麵屏,3.5mm耳機被砍了,隨機附贈了Type-C轉Audio線。不過目測這根短線是常丟的節奏,以後多買幾根備著吧。
極致的機身就用極致的卡槽,MIX的卡槽幹脆鏤空設計,隻能放Nano卡了。MIX是全網通,不僅國內三大運營商,而且國外的卡也基本通吃。
再回包裝盒內合影。
開機咯,虛擬導航鍵開始還是有些別扭,全麵屏的代價之一。
感覺MIX2的預裝程序比以前更少了,不錯,我喜歡。
用過32G存儲的我感覺好舒暢,嗬嗬。
18:9的屏幕怎麼應付幾乎全部都是16:9設計的第三方APP呢?那就是虛擬鍵的白邊了。這個圖是今日頭條的夜間模式,整個APP都是暗的,但導航鍵的白邊還是那麼刺眼。全麵屏的代價之二。
QQ音樂也是同樣的白邊,看來今後各家的APP還要為全麵屏優化啊!
有的APP是黑邊顯示,這種方式更討好的,特別符合喜歡晚上玩手機的機友,嗬嗬。
MIX2與iPhone 7p的對比,全麵屏比7p的5.5寸要長了不少,寬度的握感比7p還要窄一點。確實實現了更大的屏幕,更小的整機尺寸。
多機對比,這是我家目前在用的手機,除了最左邊的紅米Note一代是屍體外,其它幾個手機都正常。哦,對了,還有個iPhone 4s太古老了就不拿出來了,嗬嗬。
MIX2和MAX的相比,雖然數字上6.44寸比6寸大不了多少,但更為細長的MIX2屏幕明顯顯小,其APP正常顯示區域基本等同於5.5寸屏。目前全麵屏的優勢還需專門設計的APP才能真正發揮出來。要說屏幕最爽的還是MAX,握感和顏值最佳的無疑是MIX2。得益於大內存和驍龍835,MIX2的運行速度明顯比MAX和小米Note一代要快很多。
下麵的拍照測試就拿原廠車模來測試吧。
IMX386頂級攝像頭的素質確實很好。前麵的開箱圖基本都是MAX拍的,效果隻能說夠用。這張車模的照片是在相同的燈光條件下拍攝的,前後對比,MAX和MIX2的拍照效果相差太大了。
MIX2照片的色彩還原度很高,超近景拍攝依然對焦快速,1200萬像素不追求高像素,而保證了出色的畫質,並具有不錯的虛化效果。
底盤照片可見豐富的細節展示,這個攝像頭的測試效果我還是很滿意的。
MIX2的大小正好,適用車載手機支架。之前的MAX太大了,一般的出風口手機夾根本沒法用。接通車載藍牙,這是最好用的車上聽歌方式了。
車載藍牙音樂還能播放歌詞,不錯哦,之前的小米Note可以,但換了MAX又不行了,不知道是不是藍牙版本的問題。這次換MIX2,又能實現了,藍牙5.0看來兼容度不錯。不過這個歌詞功能要謹慎使用哦,開車時最好不去看歌詞。
簡單開箱就到這裏,MIX2是全麵屏的進化,比MIX一代更為成熟,其設計綜合考慮了很多方麵的需求,而不是一味求大求新,各項性能均符合旗艦手機的定位,目前看基本沒有什麼短板。希望MIX2在我手中能堅持更長的時間。
最後更新:2017-10-07 12: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