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41 返回首页    go 小米 go 小米6


如何解读结果__Lite实践指南_性能测试-阿里云

访问Lite控制台

  性能测试结果解读和分析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从业务性能指标和监控资源性能指标不同角度去解读和分析。

Lite结果数据包含指标:

在解读分析结果之前需理解性能指标具体含义:

并发用户数:模拟真实业务逻辑步骤的虚拟用户,虚拟用户模拟的操作步骤都被记录在虚拟用户脚本里,脚本用于描述用户在场景中执行的操作,在Lite测试场景中,线程数等于并发用户数。

TPS: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系统能够处理的事务的数量,它是衡量系统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

失败率:执行失败的事务数占总执行事务数的比率。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从客户端发一个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服务端返回的响应所经历的时间,响应时间由请求发送时间、网络传输时间和服务器处理时间三部分组成。在性能测试结果分析中,性能场景中事务的响应时间可以通过监控得到,一般均指事务平均响应时间。

执行事务数:场景执行期间完成的事务总数。

失败事务数:场景执行期间失败的事务总数。

CPU%: CPU资源是指性能测试场景运行的时间段内应用服务系统的CPU资源占用率,CPU资源是判断系统处理能力及应用运行是否稳定的重要参数。

LOAD: 系统平均负载指在特定时间间隔内运行队列中的平均进程数。如果一个进程满足以下条件就会位于运行队列中:

  • 它没有在等待I/O操作的结果。
  • 它没有主动进入等待状态,也就是没有调用“wait”。
  • 没有被停止,例如等待终止。

内存(KB):系统使用物理内存总量,单位为KB。

磁盘IO读/写(KB/s):磁盘主要用于存取数据,因此当说到IO操作的时候,就会存在两种相对应的操作,存数据的时候对应的是写IO操作,取数据的时候对应的是是读IO操作。性能测试使用读写吞吐量(KB)度量磁盘读写性能。

入网/出网流量(KB/s):判断网络连接速度是否是瓶颈,可以用该计数器的值和目前网络的带宽比较,性能测试使用系统网卡流量(KB)度量网卡性能。

Lite测试结果-概要解读

  Lite执行测试完成后,在结果中首先显示的测试的概要信息。如图所示,概要中首先列出了最重要的几个业务性能指标汇总结果数据:

并发用户数:500个,此并发用户等于测试场景配置的线程数;

TPS:208.21,表示测试执行期间平均每秒处理的事务数,既平均每秒处理208.21个事务;

失败率:0.00%,无失败的事务,此值等于失败事务总数除以执行事务总数乘以100%;

响应时间:173.32ms,表示测试执行期间所有事务处理的平均响应时间;

  结果概览描述的是测试场景执行时间、压测机、以及测试脚本http请求的响应状态码,如图所示,此次结果中http响应码只包含了2XX类型的,表示请求都成功处理了。

http响应码含义:

成功200:服务器已成功处理了请求并提供了请求的网页。

成功204:服务器成功处理了请求,但没有返回任何内容。

重定向3xx:需要客户端采取进一步的操作才能完成请求。

客户端错误4xx:表示请求可能出错,妨碍了服务器的处理。

服务器错误5xx:表示服务器在处理请求时发生内部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服务器本身的错误而不是请求出错。

  接着是业务指标结果明细数据,此结果里面记录了各个事务的明细业务指标,包含了事务在测试期间的平均TPS、平均响应时间、成功事务数、失败事务数、失败率。

  监控指标结果数据记录的是Radar监控工具采集的服务器资源指标数据:

CPU%: 此值表示测试期间平均CPU利用率百分百,通常要求在75%以下,超过75%表示CPU此时正在超负荷运载。

Load: 此值表示测试期间系统正在干活的多少的度量,队列长度。通常要求小于CPU核心数*2。如果超过此值表示系统运行任务繁忙。

内存(KB/s): 此值表示测试期间系统平均使用物理内存使用量。现代的操作系统为了最大利用内存,在内存中存放了缓存,因此物理内存利用率100%并不代表内存有瓶颈,衡量系统内有瓶颈主要靠SWAP(与虚拟内存交换)交换空间利用率,一般情况下,SWAP交换空间利用率要低于70%,太多的交换将会引起系统性能低下。 磁盘IO读写(KB/s):此值表示测试期间磁盘IO平均每秒读写多少KB。

入网出网流量(KB/s):此值表示测试期间网卡入网出网流量,可以和网络带宽进行比较,判断网络是否有瓶颈。

Lite测试结果-详情解读

  详情页面主要是对业务性能指标在测试执行期间的数据进行图像化展示,图标中每个指标会每隔10秒输出一个采样数据,形成一条趋势线;图标横坐标为测试执行时间,纵坐标为业务指标。

  通过详情图标中各个指标的趋势线进行关联分析,可以具体看出在什么负载下(并发用户数)系统处理能力(TPS)怎么样,用户体验(响应时间)怎么样,也可以看出TPS和响应时间在测试期间的一个波动情况。

Lite测试结果-监控解读

  监控页面主要是对系统资源性能指标在测试执行期间的数据进行图像化展示,图标中每个指标会每隔10秒输出一个采样数据,形成一条趋势线;图标横坐标为测试执行时间,纵坐标为被监控服务器资源性能指标。 通过监控图标中各资源性能指标趋势线观察测试期间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包括资源使用峰值、异常波动等。

Lite测试结果-日志解读

  日志页面记录测试场景的压测步骤、压测日志详情、标准输出。

  其中日志详情内容主要包含用户业务运行相关日志,如压测进程启动、业务请求开始执行时间、状态、响应内容大小、请求执行线程、PTS.Logger.*日志函数输出等信息,目前日志详情只输出日志内容的最后100行;

  标准输出内容主要包含“标准正常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出”两部分,标准正常输出主要包含事务、print、system.out语句等输出信息,标准错误输出包含脚本编写错误、运行时异常等输出信息。

访问Lite控制台

最后更新:2016-05-06 10:44:43

  上一篇:go 如何选择合适的虚拟用户数__Lite实践指南_性能测试-阿里云
  下一篇:go 客户案例__Lite实践指南_性能测试-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