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10 返回首页    go 小米 go 小米6


曹操的五子良将张郃究竟是谁害死的?诸葛亮中了借刀杀人之计

三国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而说起三国时代的名将,人们一般都会推崇蜀国所谓的五虎上将。然而,这只不过是小说家的艺术创造,历史上蜀国并没有五虎上将之说。倒是魏国有“五子良将”的说法,他们分别是张辽、张郃、徐晃、于禁、乐进。

这五人中,最后一个离开历史舞台的,是张郃。

张郃本来是袁绍手下的战将,官渡之战中投降了曹操,曹操当时称他为“韩信归汉”。此后,张郃跟随曹操北征乌桓,西破马超,南降张鲁,身经百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魏国一流战将。

那么,这么一个大将是谁害死的呢?

有人说,当然是诸葛亮了。

公元231年,诸葛亮卯足了劲进行第四次北伐。战争本来打得挺顺利。可是呢?由于李严筹措军粮的失误,后勤没有跟上,诸葛亮被迫撤军。就在他撤军的时候,魏国大将张郃率军穷追不舍。“奔剑阁张郃中计”,当张郃追到木门,早已埋伏好的蜀军万弩齐发,一代名将张郃惨死于乱箭之中。

张郃难道不知道诸葛亮最是诡计多端的吗?他难道忘了“归师勿遏,穷寇莫追”的基本军事常识吗?诸葛亮的军队是那么好追的吗?对于这些,老成持重的大将张郃应该是知道的。可是,他为什么还要去追击诸葛亮呢?

《三国演义》上说,当时魏军的主帅司马懿问,蜀军已退,谁敢追击?张郃说,我愿意去。司马懿不同意,说,张将军,你呀,太急躁,不可去。但是张郃自恃艺高人胆大,一意孤行偏要率军追击。结果,中了诸葛亮的埋伏,死翘翘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历史与小说的说法恰恰相反。《魏略》记载,当时张郃向司马懿建议说“归师勿遏”,更何况诸葛亮并没有大败却主动撤退,很有可能是一个陷阱。但是,司马懿否决了张郃的建议,强令张郃追击,这才导致张郃殒身沙场。

司马懿为什么要这样呢?以他之聪明,难道不知道诸葛亮用兵谨慎,最善于用伏兵吗?他当然是知道的。既然知道,为什么他还要强令张郃去追击呢?只有一种解释:他想要了张郃的命,他想借诸葛亮之手杀掉张郃。

那么,司马懿为何要害死张郃呢?

这是因为张郃是曹真的人。曹丕称帝后,张郃跟随曹真一起大破胡羌,然后,二人一同入朝觐见。魏明帝曹睿登基后,魏国的军事统帅是曹真,而张郃也一直跟随曹真作战。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的时候,张郃就是在曹真的直接指挥下,打败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马谡,夺占了街亭,从而让诸葛亮一出祁山功亏一篑。因此说,张郃是曹真的人。而曹真,那是司马懿的政敌,是他的死对头。

到了诸葛亮四出祁山的时候,曹真已经亡故了,司马懿成为魏军的主帅,张郃便在司马懿的帐下为将。对此,张郃当然很不爽。他非常清楚司马懿和曹真的关系。战争刚开始,张郃便向司马懿建议,将军队分为前后两军,由他统领前军迎战诸葛亮,由司马懿统率后军驻屯雍州,以为声援。张郃想干什么?他想分得军事指挥权。奸诈的司马懿当然不会接受这个建议。他没有分兵,而是自己统率大军迎战诸葛亮,让张郃老老实实地在他手下听命。

当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魏蜀两军各有胜负,张郃又向司马懿建议,由他率军绕道诸葛亮军后,切断蜀军粮道,前后夹击蜀军,诸葛亮必败。这当然是一个不错的建议,可惜,又被司马懿断然否决了。他是不可能将军权分一部分给张郃的。因为,他对张郃压根就不信任。因为张郃是他的死对头曹真的人。

司马懿处心积虑地害死张郃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张郃是曹操时代硕果仅存的一员大将。看看吧!当年叱咤风云的曹氏宗族的大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真,都已经死而后已了。而“五子良将”也已经死了四个,只剩下一个张郃,一个可以独当一面威震敌国的张郃了。

但是,这有问题吗?当然是有问题的。一个人能力太大了,有时候,未必是一件好事。此时的张郃已经成为司马懿攫取魏国最高军事统帅道路上的一个绊脚石。张郃为什么老是建议司马懿分兵呢?很明显,因为他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他不愿意在司马懿的手下干事。论打仗,他丝毫不输于司马懿,更何况,他比司马懿出道早,资历老。张郃的存在,时刻挑战着司马懿的军事权威。而除掉了张郃,司马懿就是魏国军界的真正一哥了。他将魏国的军权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

除掉了张郃,蜀国的诸葛亮非常有成就感,因为先主刘备当年就非常忌惮张郃。诸葛亮自得地说,今日围猎,本来是想射杀一匹马的,结果竟然误中了一只獐。聪明的诸葛亮这次真是被司马懿涮了,他中了司马懿借刀杀人之计,竟然还茫然不知。

最后更新:2017-09-02 05:23:25

  上一篇:go 张亮累倒无人理,周冬雨公主待遇,网友:黄晓明谁红贴谁,真恶心
  下一篇:go 女星唯美婚纱照,杨幂女人味十足,赵丽颖迷人红唇性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