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148家公司推員工持股計劃 41家實施完成28家浮虧
員工持股計劃,究竟是上市公司給公司員工派發的大紅包,還是喊上員工一起護股價?
幾家歡喜幾家憂,這就是當前A股市場員工持股計劃的真實描述。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21日,148家上市公司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其中,41家已實施完成,5家取消;在實施完成的41家上市公司中,僅10家浮盈,28家處於浮虧狀態,占比達68.29%;此外,浮虧超過30%的有6家。
單從這一數字上來看,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似乎與改善公司股價並不存在正相關。不僅如此,從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發布的員工持股計劃展期公告中,也不難看出這是上市公司拋出的緩兵之計,就是為減少員工的損失。
近七成被套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6月21日,今年以來A股市場共有148家上市公司推出了員工持股計劃。其中,有41家上市公司已實施完成,員工持股計劃涉及資金總額約為71.08億元,最多涉及員工1.25萬人。
市場曾認為員工持股計劃是公司股價的“安全墊”,同時也是給員工謀取的福利。但從上述數據來看,目前41家實施完成員工持股計劃的上市公司中,有近七成的上市公司員工不得不麵對暫時浮虧被套的尷尬局麵。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6月21日,今年以來共有41家上市公司完成了員工持股計劃。其中,有28家上市公司複權後的當前股價不及員工持股成交均價,占比達68.29%。其中,香雪製藥、漢威電子、光一科技、雛鷹農牧、雪迪龍、康芝藥業6家上市公司,目前股價較其員工持股平均價格折價超過30%;香雪製藥、漢威電子目前浮虧超60%。
幾家歡喜幾家憂,當然,還有一批高興的。金輪股份、信維通信、信立泰、道明光學、九牧王和百花村6家上市公司當前股價已經超過了員工持股成本價,浮盈超過10%。其中金輪股份浮盈83.29%,信維通信浮盈41.12%。
此外,海翔藥業、南極電商、盈方微、上海新陽、國光電器5家上市公司取消了員工持股計劃,涉及資金總額7.04億元,最多涉及員工卡703人。
6月19日新研股份發布公告稱,截止2017年6月16日,公司本次員工持股計劃已通過二級市場購買的方式累計買入公司股票 3680.1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47%,成交均價為 15.64元/股。但截至今日收盤,新研股份收盤價為13.93元/股,這意味著目前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浮虧10.93%。
當然,現在的浮虧並不能說明問題,最終究竟是賺還是虧,得等到鎖定期結束後才有定論。
16家上市公司展期
不過,多家員工持股計劃處於虧損狀態的公司,近期都發布了展期公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21日,今年以來共有13家上市公司在員工持股計劃臨近到期時,發布了展期公告,這其中大部分公司處於浮虧狀態。
6月21日,北信源發布員工後持股計劃展期公告,第一期核心人員持股計劃存續期延長至2019年7月4日。
據北信源公告顯示,2016年1月5日公司第一期核心人員持股計劃完成股票購買,通過二級市場購買方式共買入北信源股票 387.7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1.43%,成交均價43.0917元。本核心人員持股計劃所購買的股票鎖定期為2016年1月6日至2017年1月5日。
但鑒於公司第一期核心人員持股計劃存續期即將到期,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公司於2017年6月15日召開持有人會議,經出席持有人會議的持有人所持2/3以上份額同意對第一期核心人員持股計劃存續期展期。
6月20日,平潭發展、羅普斯金同時發布員工持股計劃展期公告。據平潭發展公告顯示,公司擬將2015年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存續期延長一年,即存續期展期至2018年8月20日。該員工持股計劃認購鑫眾23號資管計劃的次級份額,並以18.7元/股的價格買入公司股票約48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5%;因公司期間實施利潤分配方案,購買均價折合為9.35元/股。而平潭發展股票6月20日收盤價為5.64元/股,意味著上述員工持股計劃已浮虧近四成。
羅普斯金同日公告,公司擬將2015年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存續期延長一年。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成交均價為19.17元/股,共買入股票966.80萬股,占當時公司總股本的3.85%。考慮到公司期間的利潤分配方案,公司購買均價折合為9.53元/股。公司股票6月20日收盤價為15.39元/股,浮盈比例為61%。羅普斯金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是浮盈的,展期一方麵是基於對公司價值的認可,另一方麵是由於七、八月份為半年報窗口期,員工持股計劃賣出股票受到限製,所以決定延期。
除此之外,天寶股份、海能達、光一科技、宜通世紀、蘇寧雲商等十多家上市公司,均發布了員工持股計劃存續期展期的公告。
有意思的是,光一科技就曾在5月初回複媒體稱,公司是因為員工持股計劃被套才選擇展期,暫時以時間換空間。5月3日,公司公告稱,計劃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存續期延長至2018年4月23日。員工持股計劃平均買入價為42.22元/股,截至5月4日收盤,光一科技股價收於24.3元,浮虧42%。
券商員工持股進展緩慢
與上市公司相比,證券公司員工持股計劃進展雖較為緩慢,但依舊抵擋不了他們的熱情。
6月13日,國海證券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國資委關於國企混改的通知,公司入選員工持股試點名單。要求試點企業要根據政策要求,抓緊製定試點方案,按照規定程序備案後,盡快組織實施。這意味著,國海證券將成為第14家準備大搞員工持股計劃的證券公司。
對此,國海證券也表示,開展員工持股有利於進一步改善公司治理水平,促進公司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而就在上個月底,興業證券也發布公告稱,因正在籌劃員工持股計劃相關事項,公司股票將於2017年5月26日起停牌。
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15年華創證券最早提出具體操作計劃並付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以來,截至目前已有太平洋證券、國元證券、海通證券、東吳證券、華創證券、聯訊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天風證券、中原證券、銀河證券、國聯證券、興業證券及剛宣布入選員工持股試點名單的國海證券,共計14家證券公司計劃推出員工持股或股權激勵計劃。
但在這14家券商中,除了華創證券、國元證券及天風證券的員工持股或核心高管股權激勵計劃已實施。其餘券商的員工持股計劃有的正在推進,也有的則已宣告擱淺。
事實上,我國證券業發展20多年來,除中信證券在特殊曆史時期(股改試點期)、在特殊任務(股改)的“掩護”和特殊股東中信集團的支持下,對少數高管施行了股權激勵外,其他證券公司均未能在這條路上前進半步。
直到2015年,暫停了近10年的證券公司員工持股政策才再次鬆動,並呈現迅速蔓延之勢。其中華創證券是最早提出具體操作計劃並付諸實施的一家。
之後就是2015年股災期間,為維護股價緊急開展股權激勵的多家券商,如國元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等。而國元證券是這一批推行員工後持股計劃的券商中,首家完成並實施的上市券商。但在之後,證券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或核心高管股權激勵計劃進展又進入了慢車道。
(原標題:上半年148家公司推員工持股計劃,41家實施完成,28家浮虧)
最後更新:2017-06-23 07: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