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知識
上海黃金交易所
上海黃金交易所(簡稱 “金交所”)是經國務院批準,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於 2002 年 10 月正式運行的我國唯一一家專門從事黃金交易的國家級市場。
交易所實行會員製。 黃金、白銀、鉑等貴金屬的標準化合約以集中競價的方式進行交易,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撮合成交。
2015年金交所客戶數大幅提升,機構投資者超過1萬戶,個人投資者超過860萬戶,成交額突破10萬億。使得金交所第9年蟬聯全球最大黃金現貨場內交易所。
2016年僅上半年成交額就突破了8萬億,同比大幅增長。
黃金概念:
黃金不僅是用於儲備和投資的特殊通貨,同時又是首飾業、電子業、現代通訊、航天航空業等部門的重要材料。
黃金市場:
黃金早期作為世界性的交易媒介和財富計量標準稱為金本位時代,之後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係的建立使美元成了黃金的”等價物“,美國承擔以官價兌換黃金的義務,各國貨幣隻有通過美元才能同黃金發生關係,美元處於中心地位,起世界貨幣的作用。
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係奔潰迎來黃金非貨幣化時代,但黃金仍然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保值的手段和投資的工具,集商品功能和金融功能於一身。
黃金供需:
作為投資的黃金不可被消耗,所以黃金即使供應量每年有變化,但對世界黃金總儲量的影響很小,因此黃金供給對金價影響很小。主要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是黃金需求,其中實物需求量較為穩定,所以投資需求成為影響黃金價格的主要因素。
白銀簡介:
白銀是八種貴金屬之一,主要用於電子工業、家用電器、汽車、航空航天、攝影等多種領域,還被廣泛用於製作首飾、銀器和銀幣。
白銀市場:
白銀與黃金很像,先後成為許多國家的法定貨幣,大多數國家都曾建立銀本位製。也曾作為國際間重要的支付手段。雖然白銀具備貴金屬屬性,但主要用途依然是體現在工業方麵。如今,白銀投資產品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重視。
白銀供需:
近年來白銀的供給和需求均呈穩定增長態勢。2015年白銀的總供應量和總需求量均為10億盎司即3.2萬噸左右。
白銀的供給主要以礦山產量、政府淨拋售及再生銀為主。礦產銀占了全球銀供應的85%,再生銀占了全球銀供應的14%,政府淨拋售加上生產者對衝占比共計不到1%。與黃金一樣,白銀的供給量對白銀價格影響很小。
白銀的需求主要分為製造業需求和投資需求。製造業需求中,占比最大的是工業用銀(如電子電器、焊接行業等),占白銀總需求的45%,珠寶首飾、攝影業和銀器也屬於製造業需求,分別占白銀總需求量的19%、6%和4%。投資需求是白銀總需求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總投資需求占比約為24%。綜合來看,工業需求、珠寶首飾以及投資需求是白銀需求的主要三大類別,比重比較平均。
最後更新:2017-01-14 13: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