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83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6


小紮曝Facebook北極數據中心圖片 最先進數據中心都建在哪?


0?wx_fmt=jpeg


◆ ◆ 

導讀


Facebook CEO馬克·紮克伯格昨日很難得的放出了Facebook位於北極數據中心Luleå的圖片。


0?wx_fmt=png0?wx_fmt=png


該數據中心位於北瑞典的森林,這裏低溫和靠近河流的天然優勢能夠有效為數據中心的運轉節能提效。Luleå數據中心的規模相當於6個足球場,中心通過巨型風扇引入戶外的自然冷風為成千台設備降溫。

0?wx_fmt=png
0?wx_fmt=png


紮克伯格在自己的Facebook主頁還提到:“你在Facebook上與朋友互動的時候可能不會聯想到Luleå的存在,但是它的確是使用複雜的科技基礎設施來保證全球聯係的典型例子。我希望將來可以跟大家分享更多相關先進科技的照片。”

 

0?wx_fmt=png

0?wx_fmt=png
0?wx_fmt=png
0?wx_fmt=png

不僅Facebook的數據中心選址有一些自己的考慮,所有數據中心都有幾個共同的地方:它們散發的熱量相當驚人,消耗的能量同樣相當驚人。不過,一些企業在如何存儲數據以及將數據存儲在何處方麵正另辟蹊徑。


數據中心絕不僅僅是塞滿了過熱服務器和空調係統的大型設施。大多數數據中心含有市麵上最出色的采用現代化技術的軟硬件,每秒能夠發送和接收成千上萬的數據,隨著雲計算日趨成熟,更多的公司致力於將應用程序和數據遷移到雲端,這一點顯得特別重要。


大多數現代數據中心在設計時著眼於電源效率,越來越龐大的數據中心在盡量耗用更少、更自然的能源。許多世界上最大的數據中心在努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條件下足夠冷的空氣和水,以抵消許多服務器散發的熱量。這個目標激勵著許多服務提供商在氣候較寒冷的地區建造數據中心。


一些企業在環保戰略方麵變得更別具匠心。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數據中心,花旗集團有一個用活生生的植物做成的“綠色節能”屋頂,有助於冷卻大樓,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它還使用逆向滲透工藝,以此減少冷卻塔中積聚的沉積物,據CIO.com聲稱,此舉每年可節水多達1300萬加侖。


為了力求可持續發展,大大小小的企業已經開始將數據存儲在翻修一新的舊大樓裏麵。許多建築結構(比如穀歌建在芬蘭的數據中心)建在舊的造紙廠,已經有足夠的場地來容納成千上萬的機器。


就設計和位置而言,有幾個數據中心在地理位置、架構創新、規模大小和環保戰略方麵顯得脫穎而出。不妨看一下其中幾個最引人入勝的數據中心。



◆ ◆ 

湖濱技術中心(芝加哥)


據CIO.com聲稱,昔日西爾斯商品目錄的印刷中心,如今儼然是占地110萬平方英尺的數據中心,其場地可以放置210000台服務器和300000加侖燃油用於備用發電機。很顯然,數據中心和印刷中心有相似的要求,這幢大樓已經配備了高高的天花板、強化地板和大容量通風管道。


0?wx_fmt=jpeg


◆ ◆ 

Deltalis RadixCloud數據中心(瑞士)


昔日的瑞士空軍指揮與控製中心隱藏於瑞士阿爾卑斯山脈,如今成了Deltalis RadixCloud數據中心的大本營。其山區地形提供了寒冷的空氣和水,隻要很低的成本就可以冷卻數據中心。


綠色數據中心大會撰文道,RadixCloud包括許多多層大樓,這些大樓直接澆築在阿爾卑斯山脈的岩石上。憑借獨特位置以及作為軍事中心的悠久曆史,這個數據中心獲得了存儲敏感和私密信息所需要的安全性。


0?wx_fmt=jpeg


◆ ◆ 

穀歌數據中心(芬蘭)


穀歌之所以為其數據中心選擇了一個昔日的造紙廠,是因為場地麵積大,又毗鄰芬蘭灣。芬蘭灣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寒冷的海水,這些海水先通過一條隧道抽上來,然後轉換成淡水。淡水被送去冷卻服務器,之後再混合、再一次冷卻,送回到芬蘭灣。美國《網絡世界》雜誌報道,這樣一來,穀歌盡量減小了熱水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又不需要購置製冷劑來冷卻。


0?wx_fmt=png


◆ ◆ 

[page] Iron Mountain(賓夕法尼亞州)


Iron Mountain這家專業數據管理公司的確名不虛傳。其主數據中心位於賓夕法尼亞州一座占地1000英畝的石灰石礦地下22樓的地方,此處又叫Room 48.該數據中心是個試驗項目,旨在發現利用地熱條件和工程技術的最佳手段,從而為電子文件建造一個理想的環境。

在地下數據中心,該公司為高度機密的政府部門和企業存儲檔案和記錄,挖掘的石灰岩通道可以抵禦服務器散發的熱量。美國《計算機世界》雜誌報道,一排排服務器存放在金屬容器裏麵,可以誘捕電熱,並迫使電熱從穿孔天花板瓷磚排放出去。


0?wx_fmt=png



◆ ◆ 

Pionen數據中心(瑞典)


Pionen White Mountains數據中心位於斯德哥爾摩地下100英尺處,它將數據存儲在冷戰時期的防禦掩體裏麵。《福布斯》雜誌報道,該設施曾是Bahnhof這家瑞典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總部所在地。為了裝得下所有的備用發電機和服務器機架,Bahnhof隻好另外炸出了141000立方英尺的場地。


Bahnhof使用了多種軍事技術,包括雙潛艇發動機,那樣萬一停電,就可以為備用發電機供電。CIO.com撰寫道,該數據中心還有一個龐大的鹹水魚缸和溫室,幫助員工覺得不太像置身於洞穴當中。


0?wx_fmt=jpeg


◆ ◆ 

花旗集團數據中心(德國)


花旗集團的數據中心用新鮮空氣和種有活生生植物的綠色屋頂來調控溫度,在保持環境涼爽的同時,有助於減少大樓排放的二氧化碳。該數據中心還利用滲透工藝,減少其冷卻塔裏麵積聚的沉積物。這個方法每年可以節水1300萬加侖。


0?wx_fmt=png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6-09-30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大數據文摘”,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眾號


最後更新:2017-06-02 19:35:20

  上一篇:go  《正則表達式經典實例(第2版)》——2.5 匹配文本行起始和或文本行結尾
  下一篇:go  數據分析|微信紅包金額分配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