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90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6


“輿論”導致國企股轉方案流產 海立股份回應疑問

海立股份(600619)日前決定終止控股權轉讓,公司於8月26日回複了上交所針對該交易的問詢函,稱終止該項交易的主要原因係“負麵輿論施加的影響所致”。8月28日,證券時報記者聯係海立股份,公司方麵回應稱“不清楚該輿論出處”。

海立股份於今年8月13日晚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電氣總公司)擬以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其持有的全部股份共計約1.75億股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0.22%,且該股轉方案已報備上海市國資委,並獲得國資委原則上同意,8月25日為受讓方遞交受讓申請的截止日期。

但就在受讓截止日前3天,8月22日晚海立股份發表公告稱,終止本次股份轉讓交易,原因為電氣總公司發來通知,認為本次以公開征集受讓方方式協議轉讓股份的條件不成熟,為保證海立股份及其投資者利益,決定終止本次協議轉讓事宜。

海立股份終止股轉行為收到了上交所問詢函,上交所要求海立股份說明短時間內終止股轉的主要考慮、決策過程和所需履行的程序、對投資者預期的影響,並向上交所提供股權轉讓事項前後兩次決策的內幕信息知情人名單,供上交所進行交易核查。

在對問詢函的回複中,海立股份稱,由於股轉方案公布後,外界出現了部分文章和觀點對本次股轉質疑,暗指存在國有資產利益定向輸送嫌疑。且有輿論認為,本次股轉低估了國有資產,存在國有資產流失和國有資產賤賣嫌疑,該輿論對本次股轉方案推進形成較大壓力,故取消了本次股轉交易。

但海立股份並未對上述回應中提到的“輿論”進行具體介紹。證券時報記者以及部分投資者均未了解到相關“輿論”具體為何。

就此,證券時報記者致電海立股份,對方回應:“對於是從哪裏發出來的負麵輿論,具體請詢問大股東上海電氣總公司。”並且表示,不了解上述提及的“輿論”。

記者致電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董事辦公室,但截至發稿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近日受益於聯通混改,國企改革成為A股關注焦點,海立股份自7月31日宣布因重大事項緊急停牌,期間曆經複牌、停牌。其股價在7月28日為9.94元/股,8月14日複牌後連續兩日漲停板,至8月15日收盤價報12.02元。8月21日公司宣布再次停牌,當日最高漲至13.60元,收盤報12.93元。

在8月28日海立股份召開的投資者說明會上,部分投資者對公司快速終止重組表示不解。

另外,部分投資者要求海立股份對已接觸的受讓方進行公示。海立股份回應稱,截至電氣總公司公告終止前,公司未收到受讓意向方意向文件。

(原標題:“輿論”導致國企股轉方案流產 海立股份回應疑問)

最後更新:2017-08-29 00:32:21

  上一篇:go 歐元兌美元刷新兩年半高位至1.1980
  下一篇:go 走上視頻行業的老路 為音樂版權打得頭破血流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