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生態鏈負責人高自光:智能家居不僅僅是用手機控製家電
小米智能家居平台負責人 高自光
現在談到小米,大家想到的不一定是手機。小米有很多生態鏈公司,做了很多智能家居產品。在鈦媒體 2017 T-EDGE 科技生活節,我們請來了小米生態鏈副總裁、小米智能家居平台負責人高自光。
作為一名互聯網老兵,他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了近 15 年,趕上了移動互聯網興起的浪潮,後來又投入了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的事業中。
在演講中,他談及了互聯網和物聯網最大的區別——互聯網行業純做產品就行了,而物聯網行業除了軟件產品,還要做硬件產品,以及搭建整個生態平台。
在這個過程中,小米投資了 100 多家生態鏈企業,但目前為止僅僅發布了 40 多款產品。“因為還有大量的企業在研發,小米做的這套體係,並不是找代工廠貼牌生產,”高自光表示,“我們是從頭到尾的研發,就像前幾天發布的激光投影電視,研發時間是 3 年零 6 個月。”
以下高自光在鈦媒體 T-EDGE 科技生活節上的演講全文,略經鈦媒體編輯:
先談談我對物聯網的理解。
我從 2004 年開始從事互聯網行業,當時是 PC 互聯網的時代,大概經曆了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到了 2011 年進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認為,PC 互聯網時代達到最大的規模是 1 個億同時在線。
騰訊 QQ 就達到了這個量級,當時我也在騰訊,也見證了騰訊 QQ 從很小的用戶量,到峰值兩三億用戶同時在線。我們很快在 2011 年前後進入下一個時代就是智能手機的到來,2011 年前後到來的就是智能手機的時代,我們認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是達到 10 億量級,每人一個連接的終端。國內有接近 10 億活躍的用戶,他們都是活躍在騰訊的平台上。
那移動互聯網下一個時代是什麼呢?我們認為有可能是物聯網。你以前家裏用的每一個設備:冰箱、空調、洗衣機都有可能聯網。那它的量級將會再提升達到百億量級。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你們家有多少設備。
物聯網連接的意義是什麼?我們這幾年的理解是數字化——以前很多操作,包括開燈是物理的按鍵,這個按鍵包括燈光亮度色彩。而隻有數字化才會帶來新的創新的可能性,才能夠帶來以前不太可能的一些體驗。一旦家電數字化就會編程,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
比如有你關注的美女發了一條微博,你家燈就會變成紅色,你家燈變成紅色,你家的電腦就會打開。那麼它組合的可能是無窮無盡。
今天的人工智能已經不再是純互聯網的業務就可以入局了。你家裏的每一個設備也是人工智能的一環,你走到家,你太太走到家,你開開心心走到家,你家的燈光是開多大的亮度,窗簾是應該打開還是關閉,你的電視是應該打開還是關閉其實都有可能被人工智能來決定。我講的這些所有的物理設備必須要數字化。你今天開心,回家你的音樂就是這樣的曲調,你燈光的色溫調節到那樣的色溫。
過去幾年,小米一直在努力做這樣一件事情,在 2013、14 年開始做這個事,2015 年發布了米家的品牌,這是小米的路徑,小米是一家做手機的公司,但是我們也不完全是一家做手機的公司,軟件硬件為互聯網服務。IOT 是我們的生態圈,從 2014 年開始,我房發布了很多的產品,幾乎每件都是智能的,有攝像頭,有水壺,掃地機器人,自行車,滑板車,甚至是一雙鞋,每一個都是智能設備都是聯網的。
到目前為止用戶的接受度是怎麼樣的呢?大家看到目前為止 40 種設備,大概一個月前發布了小米有史以來最貴的設備,激光投影電視 9999。發布這個產品還是很忐忑的,年輕的米粉是否買的起這個設備。激光投影電視 24 小時之內,2000 萬的人民幣眾籌一搶而空。
我們又進入了新的時代,就是消費升級的時代。我們年輕人識貨也願意提升生活品質。我們這麼多的產品是如何做的呢?是比純互聯網更複雜的事情。
我做了十幾年的純互聯網,我今天做 QQ,就純做 QQ 這個事情,我今天做 QQ 音樂就做純音樂這個事。然後做物聯網以後,首先要有一套完整的物聯網係統,要從硬件開始,再到雲,到 APP,還有各種各樣的設備。光有一套完善的技術平台也沒有用戶用。
第一條是,搭建屬於自己物聯網係統的平台,我們做了這個以後,並不是要用戶使用我們的平台;第二,是要研發大量的智能硬件。人家說小米你不專注,連電飯鍋都在做。我們自己做就很難做好,我們就探索了一個新的商業模式。我們去投資了接近 100 家的生態鏈企業,每家企業在這個領域是專家。這家是電飯煲,這家是掃地機器人,那家是攝像頭。
我們的供應鏈,我們的價值觀,我們對質量的要求,我們對性價比的要求,就是小米始終堅持最核心的價值觀。
物聯網到今天依然是屬於早期雛形的行業,經過了 3 年的發展,這 100 家企業發布了 40 個產品。怎麼才發布了 40 個產品呢?因為還有大量的企業在研發,小米做的這套體係,並不是找代工廠貼牌生產。我們是從頭到尾的研發,就像前幾天發布的激光投影電視,研發時間是 3 年零 6 個月。
其實物聯網帶了給我們新的機會,讓我們研發的產品被用戶所接受。就以電飯煲舉例,一家創業者無論以前在電飯煲行業做了多少年,之後你很難有突破性的進展,你還能做出什麼樣的花樣來?你的渠道怎麼樣可以做到美的?幾乎不可能。這也是為什麼在家電行業過去 20 年幾乎沒有新的企業誕生。因為它的創新幾乎很難了。中國的製造業在研發和製造分離,製造的水準隻要你不主動偷工減料都可以做的很好。
怎麼辦?
物聯網給了我們一扇窗,我們除了做好鍋本身,還有是物聯網。我們是把電飯煲連上網——北京的氣壓和西藏的氣壓是不一樣的,你煮米飯所需要的氣壓是不一樣的,這個就是最基本的智能化;不同的米所需要的氣壓也是不一樣的,這個就是最基本的智能化。
如果你能連網以後還能做什麼?菜譜。拿著手機做飯就可以啦,它就不再是比拚純工藝。智能化讓它有了無限多種可能。消費升級時代的到來,使得品牌,使得家電很難創新的行業出現了創新的可能。
小米的國際化也在逐步的展開,其實我們的國際化還很早期,因為小米到今年才第 7 年,部署是需要很長的時間。除了印度市場,小米並沒有做國際化的工作。
越南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官方渠道進去,但是卻有很多小米的設備。所以這些設備全是走私過去的,也就是說有大量的人從中國走私到全世界,有些是經銷商,有些是朋友帶過去的,小米並沒有官方去做,越南這個市場密度太高了,但是我們並沒有進去,甚至是在南美,北美,因為北美也是完全沒有做,這些應該是大量的華人帶過去的。
我們的 IOT 設備有 6000 萬台,我當年做 QQ,做騰訊業務的時候動不動就過億。但物聯網很難,因為每一個設備意味著是一個硬件,這個硬件從定義、研發、開模、生產銷售到用戶手裏,再到互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天用這個設備的用戶超過了 8800 萬,我們覺得在智能硬件領域裏麵,小米應該說是最大的物聯網平台。
我們最早做這個事情非常地忐忑,因為我們不知道物聯網這件事到底能不能行。我們在 3 年前做這個事情的時候,是經曆了很多激烈的討論,3 年的時間才做到了 6000 萬台,已經給我們很大的信心了。IOT 平台我們是做的最早的一批。為什麼我們沒有去宣傳呢?因為我們認為在當前的時代,智能還是為了智能而智能,並沒有找到剛需。
我們的發布會都會去強調宣傳智能化,因為我們認為智能是送給你的。之前覺得智能就是遠程遙控,它是錦上添花,如果找不到剛需,智能就僅僅是送的。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智能還是以送為主,我們有那麼多的合作夥伴,經過幾年的合作,驗證我們的平台以後,我會把它開放給了非生態鏈企業。
之後大家都可以實現小米的 PM2.5 傳感器,檢測到溫度高之後,去打開另外一家的空調和燈,這樣就不需要二次開發。如果實現了這一步以後,就實現了簡單的自動化,溫度高了開空調,PM2.5 高了就自動開淨化器,在很多場景裏是非常有用的。
物聯網下一步發展,我們擁有海量的數據。實現進一步精準電商的匹配,你家裏濕度過低就需要加濕器做精準的匹配,然後加上整個產業鏈能夠深度研發,做出具有比較高品質和價值公道的產品。這個就是我們在做的新的一件事——精品生活電商。這個項目今年四月份才上線,現在發展得很快,用戶匹配非常流暢。
所以說我們也希望通過智能家居讓更多的用戶能夠接觸到智能產品,也希望有更多的合作夥伴能夠跟我們一起合作,實現更多設備之間的聯動,讓用戶知道什麼是智能生活。
談到入口,小米是手機起家的公司,如果你使用的是小米手機,連鎖屏都可以不開,就能控製家電,但是入口一定不是單一個。語音技術發展以後隻要喊一嗓子燈就關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房間裏都要有音響。燈裏麵有個麥克風,入口就是分散化的。
最後更新:2017-07-23 23: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