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6使用5天,写下感受
首先楼主是从iPhone5s和iPhoneSE过来的,有几年不用安卓机了,入了小米6之后就淘汰了i5s,所以本帖将在多纬度和iPhoneSE做对比。
1,指纹识别
这点毫无疑问,iPhoneSE使用的是iPhone5s上那颗指纹Senser,全球首款用在手机上的电容式指纹Senser,性能上肯定是不如后来居上的汇顶科技,而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从功能来说小米和苹果的生态达到了一个水平,甚至在本地化方面比苹果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知道很多国产小众品牌(或其他低端机型)的指纹模块要么只能用在微信支付,要么只能用在支付宝支付,甚至有的只能用作解锁,而小米6和苹果都是全部支持。
2,性能
2015年发布的iPhoneSE跑分13万,而2017年发布的小米6跑分18万,在同一个级别上,没有质的提升。但是比骁龙810那拨机器是有了质的提升,经过众多品牌的共同努力耕耘,安卓的硬件生态已经和iPhone基本处于同一水准了。
3,相机
主打“拍人更美”的小米6,在人物拍摄方面确实达到了旗舰机的水准,而增强的人像模式利用双摄提升景深效果,国产机的强项“美颜”功能也是达到了神似的效果,奔4的大老爷们楞是拍出了17岁半的小帅哥效果还能认出来是我,真是技术活。白平衡也不是几年前的水准了,而且iPhone的强项在于同时打开自动闪光灯和HDR功能,而在小米的相机上打开一个会强制关闭另一个。前置其实我是不关注的,不过既然写了我就聊一下,苹果的前置向来是不上心的,压根也没有美颜功能,不过有LivePhoto功能(我也不大用)。
4,通知管理和应用权限。
现在的MIUI(或许是安卓底层?)在对应用通知和权限的管理上都达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而且有了建议值,这点只有交互不同没有优劣之分。iOS设备是在除默认权限之外请求权限时询问用户,而MIUI是集中在安全中心的。以前用安卓机的时候真的特别担心,担心一不小心下到山寨应用窃取隐私和账户信息,需要权限管理必须先root,然后用360的权限管理器,现在完全不必了,系统自带了安全中心。还有现在相关法律法规也都跟上来了,不是被自带几十个没用的应用不root卸不掉的时候了,也就无需root了。
5,本地化。
小米生于本土,在本地化上有先天优势。其中小米公交就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还有双卡双待也是一个很实用的功能,在隐私底限频繁遭遇挑战的大环境下,你上午到小区对面的房产中介登记个手机号到下午会收到几十个来自不同单位的电话;你今天在招聘网站留个手机号明天就会接到卖保险的电话,这个时候另一卡槽就可以当作临时号码,这时除了第2个卡槽之外自带的骚扰拦截功能也是非常有用的,可以根据号码段拦截,直接把网络电话号码段全部屏蔽。还有不得不说的T9拨号,这是iOS用户多少年的痛。在本地化方面MIUI(或安卓)比iOS强大得多。
6,应用质量
从原理策略来说iOS应用更有理由做出高质量的应用,原理嘛,iOS就那么几款机器,而且交互统一,这就为开发者做出更优秀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而安卓机型市面上同时销售的可能有数千种,不可能一一适配,要适配低端机型就必然牺牲高端机型的体验;从策略来看,封闭的iOS系统,普通用户不太会从AppStore以外的途径下载应用,而提供商能收费就有动力提供更优质的应用,这方面互联网巨头们出的Android应用和iOS应用不会在这个策略上有不同,但是小厂商或个人开发者就不会有动力在容易被破解、盗版的Adroid平台开发高质量应用。楼主在iOS平台有200多元的付费应用,有些在Android设备上根本没有,人家压根不做安卓应用,比如iShutdown、WebSSH_Pro等,还有一些在Android设备上使用国内不可用的Google地图而在iOS设备上用其他地图(比如Runtasic Pro)
7,系统交互与UI
系统交互这点现在已经没有优劣之分,都已经相当成熟了,只是果粉被一代代教育下来对iOS的交互已经烂熟于心,自然而然的会认为iOS的交互更优秀,而Android手机却有着众多品牌,做品牌切换的时候如果交互产生变化就会导致体验落差,主观性会比较强。
UI来说有点跟风的意思,说安卓的UI设计抄iOS不冤枉,而iOS也没少剽窃Android。还记得个科技大牛好像是说过“iOS7图标从拟物转为写意的第二天,安卓应用在夜之间全把自己的图标拍平了。”这点也无所谓优劣,两者既是竞争关系也是相互学习的关系。
不能理解的是MIUI在很多系统交互上添加了推荐功能,挺让人厌恶的,不过好在都可以关掉,基本上在广告出现的页面上找设定按钮,如果找不到就退一步到应用的设定层就能找到关闭推荐选项。
8,其他硬件
发现最不爽的指南针,几年前用Symbian、Android的时候知道每次启动指南针之前需要先绕8字,用了iOS设备之后才知道原来只要在激活向导的时候画一个圆圈以后都不用再画了。回到安卓居然不用绕8字了,可是每次启动时候还是要画圆圈。技术上不懂,难道霍尔传感器不同?
静音切换开关,这东西挺实用的。开会的时候想起忘记静音了,根本不用拿出来点亮屏幕,在口袋里一摸闭着眼睛就把静音开关打开了。可是这种设计貌似只在一加上看到了,可惜还是3段的,3段的就不如2段的可靠。举例来说,我需要把2段的开关放到关的位置,我只要往关的位置拨,如果它本来就是关的就是确认位置,如果它本来是开的就是拨到关的位置并确认;假设需要把3段开关放到中间位置,我该怎么确认开关位置?
蓝牙,N年前安卓对蓝牙的管理策略应该是有问题,多设备切换体验特别不爽,经常出现掉线后连接不上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而第一次体验iOS设备时被蓝牙管理策略征服了,真稳定!不过蓝牙音频设备的延迟却始终百思不得姐,后来听说一词,Apt-X,这词一出才知道差别在哪里,我到Apt-X官网一查,苹果和小米都没有一款设备是支持Apt-X的,而一些日系品牌和国际一线的音频品牌有很多产品是支持的,我手里的7个蓝牙音频设备居然全部不支持。
线性马达,这东西太魔性了,用了之后瞬间就嗨了,回到传统的转子震动马达真的是没法形容。苹果新的机型也采用了线性马达,听说比小米6的更大,手感也应该会更嗨。
9,智能设备可玩性
楼主手里有30多个小米/米家的智能设备,在iPhone上发现一个功能,后来才知道是iOS设备专属的,就是基于手机GPS位置的条件触发,于是我到家之前空调就已经打开,一出小区空调就自动关,后来又用树莓派架了个智能网关,一些设备可以跟Siri愉快的玩耍,根本无需接触手机,手机在桌子上直接对着Siri喊命令,感觉还是很愉快的。入了小米6之后本来觉得应该会解锁更多新姿势,毕竟都姓米嘛,意外的是只有小米路由器和小米电视机的交互体验是明显提升的,安卓设备上增加了横屏镜像功能,因为安卓的文件管理器开放,所以路由器管理界面可以直接和手机互传。体验下降的地方是小米的语音助手并不能操作智能设备,锁屏下也不能控制智能设备。
10,ID设计
不得不说,iPhone6以及之后的机型ID设计上是退步的,凸起的摄像头和丑到爆的天线条全在为金属一体化机身让路,而小米5起的前几代机型一直是把摄像头拍平的,而玻璃/陶瓷后盖增强质感的同时无需为天线让路。这是我选择小米6手机的重要原因之二(1是摄像头不凸起,2是陶瓷后盖不易刮花且不用考虑天线问题)
最后更新:2017-09-27 01: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