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器人市場預計將超60億美元 5年平均增長率28%
8月23日,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中國電子學會發布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下稱“報告”)。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預計規模將達到62.8億美元,2012-2017年的平均增長率達到28%。其中,工業機器人42.2億美元,服務機器人13.2億美元,特種機器人7.4億美元。
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發展較快,約占全球市場份額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預計2017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首次超過11萬台,市場規模達到42.2億美元。到2020年,國內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到58.9億美元。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大會論壇上提到,中國政府在“中國製造2025”中,已經明確將機器人作為重點發展領域,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麵臨重大曆史機遇。
未來,機器人會參與到人類生活中更多的領域。這樣的參與也讓部分人擔心,機器人會搶走人類的飯碗嗎?在這次的大會論壇上,演講嘉賓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而且,他們認為在完善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做好技術人員培訓,機器人反而能提高各國的就業率。
長三角地區機器人產業優勢顯著
報告分析了中國各區域機器人產業發展水平。京津冀地區是機器人產業的重要發展基地,相關企業共387家,總產值450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16%。京津冀三地在機器人產業鏈、智力資源、創新平台、應用開發和政策環境等方麵各有優勢,聚集發展態勢顯著。
長三角地區工業機器人產業起步早,發展基礎較為雄厚,在上海、昆山、常州、徐州、南京等地億形成集聚效應。長三角地區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機器人產業鏈,相關企業共1271家,總產值860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15%。
珠三角地區機器人產業應用市場較為廣闊,基礎技術發展實力較強,已初步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鏈條。相關企業747家,總產值750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17%。深圳、廣州、東莞、順德等地在機器人產業發展方麵已逐步形成多點發展、協同推進關係。
東北地區依托知名企業和科研機構,麵向重點行業開發成套機器人裝備,針對國防、民用領域需求開發服務機器人係列產品,重點研發海洋作業機器人。相關企業257家,總產值430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13%。哈爾濱、沈陽、撫順等地在機器人產業發展方麵已積累一定基礎。
中部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相對滯後,相關企業453家,總產值600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11%。但憑借戰略布局和政策支持,目前已形成一定的集聚效應。
西部地區是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後發之地,正在打造集研發、整機製造、係統集成、零部件配套和應用服務於一體的機器人級智能裝備產業鏈雛形。相關企業234家,總產值350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9%。
機器人成為各主要國家戰略布局焦點
隨著機器人在工業製造領域、服務領域的作用越來越大,全球範圍內各個主要國家也將機器人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布局焦點。
報告中指出,2017年全球機器人市場預計規模將達到232億美元,2012-2017年的平均增長率接近17%。其中,工業機器人147美元,服務機器人29億美元,特種機器人56億美元。
據辛國斌介紹,美國、歐盟、英國、日本、韓國等主要國家都在機器人產業上製定了國家層麵的戰略布局。
早在2010年,美國就出了“機器人戰略白皮書”,其中就提到機器人能協助陸軍減少風險,降低士兵工作負載。到2017年,美國提出“國家機器人計劃2.0”。該計劃的目標就是支持機器人的基礎研究,從而加快美國在協作機器人開發和實際應用方麵的進展。
歐盟方麵,他們在2014年提出了“SPARC”(火花)計劃,該計劃隻在研發機器人在製造業、農業、健康、交通、安全和家庭各個領域的應用,歐盟委員會預計,該計劃將在歐洲創在24萬個就業崗位,使歐洲機器人行業年產值增長至600億歐元,占全球市場份額提高至42%。
除了美國、歐盟外,日本也是全球機器人產業中不可忽略的一個國家。2015年,日本提出“機器人新戰略”,該戰略提出了5年計劃,旨在確保日本機器人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在2017年,日本提出了“人工智能產業路線圖”,計劃用人工智能大幅提高製造業、物流、醫療行業的效率。
機器人會搶人們的飯碗嗎?
從各個國家製定的機器人發展戰略看,未來,機器人會參與到人類生活中更多的領域。這樣的參與也讓部分人擔心,機器人是否會搶走人類的飯碗。
辛國斌提到,機器人可能給就業市場帶來的挑戰,比如成百上千種非技術工種將被機器人取代,對於可能引發的失業,現行勞動法的適用性和保護性將降低。因此,機器人很可能引發法律法規和道德倫理的重塑。
在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主席Jeff BurnsteinBurnstein也認為人類需要做好準備,迎接機器人時代的到來。隻要準備充分,我們無需過度擔憂機器人會搶走我們的飯碗。因為隨著機器人的使用,有些工種會發生變化,也會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這成為了全世界公司參與競爭的機會。
他還以美國的數據進行了說明。2010年,美國經濟衰退的時候,恰恰是機器人銷量達到曆史最高點的時候,機器人的出貨量達到了13萬台左右。如果再往回看的話,從1996年到2016年,或者是從1997年到過去的二十年,機器人的銷量在不斷上升,但美國的失業率一直在下降。
在新的挑戰下,中國的科技工作者也應當隨時做好準備。但科技教育資源不均衡卻成為了一個阻力。像世界機器人大會這樣的盛會雖已頻繁落地中國,但這些盛會的舉辦地常常限於北上廣等大城市。目前,中國科協就為解決這個問題,推出了中國科技工作者之家網絡平台“科貓”(SciMall),就為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提供了在線直播服務。此外,科貓APP設有嘉賓訪談、同步大會資訊等環節,內容涵蓋線上會議報名、進行中會議直播或現場參會、會後全程視頻回顧。
截至2017年7月底,已有近700個全國學會、省區市科協入駐科貓;下一步,科貓將麵向社會開放,吸引8100萬科技工作者參與其中。
最後更新:2017-08-24 16: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