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企煤企債券價格大幅上漲 資金仍在加倉買入
供給側改革下,鋼鐵、煤炭等工業品期貨價格暴漲,行業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鋼企和煤炭企業發行的高風險信用債價格也出現持續大幅上漲。
統計顯示,煤企債券價格在過去6個月時間裏上漲5.74%,在中國表現僅次於電子企業債券,鋼鐵企業債券上漲5.5%,排名第三。從行業角度看,煤炭行業和鋼鐵行業利差均已經回落到了兩年來的低點。
統計顯示,年初至今,鋼鐵行業的整體超額利差共緩慢下行收窄31個bp,跌幅近30%。如果將時間拉長,鋼鐵行業利差從高峰的250個bp(基點),下降到了如今的63個bp,跌幅達到75%。
通常來說,鋼鐵行業利差主要與噸鋼毛利負相關,煤炭行業利差主要與動力煤價格負相關。根據蘭格鋼鐵測算數據便顯示,一季度,噸鋼生產利潤平均為480元,到二季度時已經上漲至780元,7月至今平均生產利潤已達到940元/噸。而今年上半年整個煤炭行業的利潤也創下5年來同期最高盈利水平,大增近20倍。
伴隨債券價格狂飆,超額利差不斷下行,委外資金也開始從6月份起紛紛買入鋼企煤企等過剩行業債券。中泰證券分析師齊晟表示,這主要來自於前期倉位較低的機構在逐步加倉,以及也不排除一些低杠杆機構進行加杠杆操作。
不過,由於鋼企煤企債券價格大幅上漲,利差的不斷萎縮,壓縮了收益空間,使得一些債券投資者近期開始轉向化工、有色金屬等新的過剩行業尋找更好投資標的,以博取更大超額收益機會。目前,化工、有色金屬的行業利差最高,分別為138個bp、100個bp,遠遠高於鋼鐵行業的63個bp.
天風證券分析師孫彬彬表示,可以參照煤炭、鋼鐵行業去產能的情形來類比新圈定產能過剩行業未來的利差走勢。考慮到火電行業的發債主體多為大型央企和國企,主體評級高,投資收益率較低,而當前有色金屬行業利差分別在100個bp左右,對比各自行業2015年末的利差情況,有色金屬行業的下行空間較大。
盡管有人要“移情別戀”,但是仍然有很多分析師看好鋼企煤企債券中長期價格走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環保壓力將為這些過剩行業債券價格上漲繼續提供支撐。特別是近期,第四批中央環保督察八路督察組已紛紛組建集結完畢,完成對八省的進駐工作,環保督察風暴仍在延續。
華創證券分析師屈慶認為,鋼鐵和鐵礦石上周出現的價格下跌並不可持續,在供給側改革的繼續推動下,供給端預計仍將持續收縮,與此同時,伴隨著天氣轉涼,之前高溫對於生產的不利影響將逐步消除,在下遊需求的帶動下鋼鐵、鐵礦石價格上漲仍有一定支撐。
對此,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覃漢也提醒,小心商品行情出現閃崩行情,帶動債券出現下跌。雖然從中長期看,今年異常嚴厲的環保限產會對鋼材供給形成負麵衝擊,但短期看,由於企業預期四季度采暖後環保限產壓力更大,反而會觸發提前加速生產的行為,相比於“追漲”,做空的性價比正在提升。
(原標題:鋼企煤企債券價格大幅上漲 資金仍在加倉買入)
最後更新:2017-08-29 06: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