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1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6


地緣政治風險可能會削弱全球經濟增長

  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被稱為“央行中的央行”的國際標準銀行(BIS)周一(6月26日)警告稱,今年市場對地緣政治事件的關注可能會削弱全球經濟複蘇的可持續性。

  政治事件等風險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增長

  國際標準銀行表示,隨著全球經濟背景好轉,金融市場麵臨著不斷變化的政治環境。

  該銀行在6月25日發布的年度報告中表示:“政治事件讓市場參與者感到意外,他們很快就需要對政策方向的轉變及其經濟影響發表看法。投資者們的注意力從貨幣政策發生轉向,關注的焦點集中在政治事件上。”

  這份報告警告稱:“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在內的四種主要風險可能會威脅經濟中期擴張的可持續性。首先,通脹率的大幅上升可能迫使央行收緊政策的程度超出預期,從而抑製經濟擴張。這種典型的戰後情形在去年就開始出現,即便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通脹再度抬頭。”

  除了地緣政治風險,其他三種風險包括金融周期成熟、消費和投資疲弱等金融方麵的壓力,其原因主要是債務負擔和保護主義抬頭。

  報告還警告稱:“撤退到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會引發金融方麵的緊張情緒,加大通脹的可能性。此外,係統性金融危機的出現,或僅僅是緩慢的經濟增長可能會加劇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威脅,使其超出臨界水平。”

  高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之後,世界的主要央行立即向經濟注入資金。歐洲央行和美聯儲等一些機構推出了債券購買計劃並下調基準利率,以刺激放貸。一些銀行將利率降低至負值區域,有效促使銀行向央行支付利差。

  隨著各經濟體競相推動經濟增長和通脹水平,歐洲各國央行的利率繼續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有些情況下甚至位於負值。然而,國際標準銀行的報告顯示,盡管大多數國家的通脹率與央行的物價穩定要求相一致,但勞動力市場的顯著放緩卻讓人們對通脹上升風險提出了質疑。

  報告還指出,根據史上勞動力市場發展做出的風險評估表明,它們不太可能成為全球擴張的主要風險。鑒於當前的高負債水平和不尋常的不確定性,政策正常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美元成為關注的焦點

  報告概述稱,雖然金融部門的情況已經有所改善,但環境仍然具有挑戰性。不過,該部門近期的前景已大幅好轉,但在市場承壓期間,美元仍可能依然承壓。

  國際標準銀行在報告中指出:“銀行繼續嚴重依賴短期美元融資,伴隨著高度的市場集中度和相互關聯,這強調了監管合作和有效後盾的重要性。最終的目標是建立一個更強大的金融體係,幫助支撐全球經濟的彈性。”

  國際標準銀行仍對全球經濟保持樂觀態度,稱全球經濟增長將進一步走強。全球的經濟增長率已接近長期平均水平,失業率已接近危機前水平,通脹率已接近央行的目標。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6-26 17:05:36

  上一篇:go 法國農貸:油價下跌可能會使匯市出現“意外”後果
  下一篇:go 加拿大央行本周料“放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