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刚规定:微信群出现违法信息,谁建群谁负责!
9月7日,国家网信办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并于今年10月8日正式施行。《规定》明确表示,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群里有违法违规信息,谁建群谁负责。
一、规定主要内容
《规定》明确,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能力,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应急处置、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
《规定》强调,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建立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合理设定群组规模,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并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使用者个人信息安全。
《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就《规定》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二、规定所要规范的互联网群组指的是什么?
互联网群组,是指互联网用户通过互联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平台建立的,用于群体在线交流信息的网络空间,如微信群、QQ群、微博群、贴吧群、陌陌群、支付宝群聊等各类互联网群组。
三、互联网群组服务提供者作为平台方,承担着对群组进行管理的主体责任,《规定》对此提出了什么要求?
具体来说,平台方(如微信官方)应落实的主体责任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并公开管理规则和平台公约,明确与使用者双方权利义务;
3、对互联网群组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并建立使用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
4、对违法违规的互联网群组及使用者依法依规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5、接受社会公众和行业组织的监督,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四、不法分子在群里传播违法信息,规定中有哪些处置措施?
《规定》第十条明确要求,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互联网群组传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1、对于违法违规的互联网群组,由平台方依法依约采取警示整改、暂停发布、关闭群组等处置措施;
2、对于违法违规的群组建立者、管理者等使用者,由平台方依法依约采取降低信用等级、暂停管理权限、取消建群资格等管理措施。
3、平台方要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对违法违约情节严重的群组及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员纳入黑名单管理。
五、对于群主和群管的责任,规定中有哪些要求?
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
最后提醒,如果跟群主和群管无冤无仇,就别在群里给他挖坑啦;如果你是群主群管,那就记住适时提醒群员切勿乱发违法信息,否则真有问题时,承担责任的是你。快快告诉更多群主和群员吧。
(放到你圈子里,朋友们会感激您)
最后更新:2017-10-08 04: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