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需要的不是熱錢是人才
新年伊始,雄安又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
2018第一個工作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推進會議就在北京召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表示,雄安新區規劃框架基本成熟,“要適時啟動一批重點項目,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工程建設。要廣泛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製定投融資、財稅金融、土地等方麵支持政策,繼續抓好管控工作,為雄安新區建設創造良好環境。”
這邊《新聞聯播》話音剛落,那邊資本市場炒作就起,第二天,股市上所謂的雄安概念股齊刷刷竟然有29隻漲停,對於各種利好的憧憬,資本的動作往往是最快的,而短線短炒的資金更快,進去了拉一兩個漲停板掙到錢就撤,這是雄安的運籌者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東西,還好這一次的短炒,遠遠比不上去年4月剛剛宣布成立雄安新區那一輪,很快就會偃旗息鼓了。
雄安是千年大計,資金、物流和人流,都會源源不斷地湧向這個新生地,最不需要的就是炒股票概念的和炒房子的,炒房子這件事早在去年就被徹底解決了,不讓炒也就沒得炒,短線炒概念股呢,也是不受歡迎的,如果真的看好雄安的前景,需要的是長線投資而不是短線炒作。
對於雄安而言,真正最需要的,其實還不是資金,資金隻是用來鋪路的,雄安最需要的其實是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被北京所吸引的全中國的人才,如果可以分流一部分到雄安,則雄安千年大計可成大部分,人才又是怎麼被吸引來的呢?
人才被吸引,無非是工作和環境,如果有好的工作機會、發展前途,再加上好的居住生活環境,便利的交通醫療教育生活條件,那麼人才自然會被吸引過來,尤其雄安距離北京並不遠,完全可以成為首都高科技和高端製造業的衛星城。
去年4月7日,我在《地平線》裏寫了《買不到的房子,搶不到的股票》說的其實就是這些內容,“也許在雄安新區這樣的一個千年大計的地方,我們最後還是會有意外,意外的發現,最重要、最有價值的還是人。人聚財聚,尤其是高端人才的進入,才是新區發展成為一個創新區域的前提。”
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谘詢委員會副組長鄔賀銓當時的預計,到2030年,雄安新區的建設和發展將初具影響力,初始人口在100萬人左右,最高可達200萬-300萬人。會是哪些人滿懷抱負地奔赴雄安呢?鄔賀銓的回答是,“希望雄安能吸引創新創業者,希望年輕人、有抱負的人去。”
10個月之後,現在看來,我感覺200萬-300萬人的估計還是保守了,因為一個很明顯的跡象就是,雄安在真正的大開發建設還沒有啟動時,就已經吸引了太多的企業來築巢,企業來了,工作機會就來了,工作機會來了,人才就來了,這是我們現在最應該看好雄安的核心原因所在。
雄安新區管委會一直嚴控入區產業,到去年12月中旬,經過管委會的審核,阿裏巴巴、騰訊、百度、京東金融、中船重工、中國建築等48家企業落戶雄安,這48家企業中,中央企業有19家,民營企業有21家;來自北京的企業24家,來自深圳的企業13家。截至12月10日,還有13家企業在雄安新注冊落戶。
具體到BAT上,阿裏巴巴將在雄安成立3家子公司,與新區在人工智能、科技金融、智慧物流等方麵開展合作,共同推進“智能雄安”建設;騰訊在河北石家莊簽訂了一份《雄安新區與騰訊公司金融科技戰略合作協議》,成立(雄安)金融科技實驗室;百度則準備和雄安就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潛在合作領域進行對接。
除了企業,教育部也在統籌整合教育資源,加大高等院校的疏解力度,截至目前,近百所在京高校中已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林業大學等十餘所學校相繼表態,將積極參與雄安新區建設。
高校和高端企業,一個生產人才,一個吸納人才。如果以上這些數據和名目還不夠清晰的話,當我們看到新聞鏡頭裏,百度集團總裁兼COO陸奇帶著記者坐在百度無人駕駛汽車在雄安的馬路上自動行駛的畫麵時,你還會懷疑雄安的人才集聚能力嗎?
(原標題:雄安需要的不是熱錢是人才)
最後更新:2018-01-06 09: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