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20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6


支付寶“圈子”上線,白富美曬性感照引爭議!

近日,支付寶上線的兩款新產品——“校園日記”與“白領日記”上出現了許多大尺度女性寫真照片,引發網友對其涉嫌“炒作”“色情”等諸多質疑。支付寶方麵做出回應,表示已經采取了人工審核、刪帖等措施,情況已經改善。但其引發的網友質疑並未消停。

大尺度照片流傳引爭議

最近,不少網友突然在自己的支付寶中發現了一些大尺度的女性照片,頗感驚訝。據了解,這批大尺度照片,是通過支付寶新上線的“圈子”功能中的“校園日記”和“白領日記”發布的。

這兩個社交圈使用規則規定,隻有認證過的女大學生和白領才能發布動態,其他人隻能點讚和打賞。不過,這兩個圈子的評論區都僅對女性用戶和芝麻信用滿750分的男性用戶開放,用戶發布的每條動態下麵,還能看見打賞人數和評論。

據網友介紹,一部分女性用戶發布的照片還較為正常,僅為自己的生活照和自拍照,但另一部分用戶則打起了“擦邊球”,發布了不少“大尺度”照片。有些女孩發文時言語曖昧,圖片中衣著裸露,擺出挑逗的表情動作,附言“求打賞”或“求帶走”。正是這些大尺度照片和相關附言和留言,讓網友大唿“受不了”。

目前,兩個“日記”功能並未在支付寶APP中設置固定入口,但用戶可以通過收到的邀請進入,也能通過搜索欄搜索進入。日記以圈子的形式展現,隻有收到邀約的用戶才能發布動態。

不少網友質疑,這些內容涉嫌低俗,支付寶有炒作的嫌疑。另外一些網友對於隻有女性用戶和芝麻信用750分以上才能發帖評論的門檻表示不解。有網友指出,750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獲得,即使在信用良好的情況下,綁定學曆、職業、公積金等,芝麻信用分還不一定能達到750分。有網友評價:“差別化的準入門檻給人太多遐想的空間。”

麵對廣泛關注和質疑,從27日晚開始,“校園日記”和“白領日記”的管理員再次置頂發帖規則,提出“反盜圖,反低俗!”,唿籲要做正能量的圈子。截至28日上午10點,數據顯示,“白領日記”和“校園日記”分別已經有836萬和982萬人看過,瀏覽人數持續快速增長。

支付寶回應:已在處理,並非有意

記者聯係了支付寶方麵,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校園日記”和“白領日記”是屬於支付寶最近上線的產品“圈子”中的兩個,“圈子”是支付寶和合作夥伴一起在社群上啟動的一次嚐試,目前還處於灰度測試中。主要分為公開型和封閉型兩大類:前者在支付寶裏搜索就能進入,後者是必須收到邀請才可以。

該工作人員強調,測試期間,“圈子”就已經吸引了眾多合作夥伴參與。目前,支付寶已經上線了近百個“圈子”,覆蓋的領域包括金融類、母嬰類、興趣類等,並不是隻有這兩個引起爭議的“圈子”。

支付寶方麵表示,產品是11月24號上線的,最開始用戶發布的內容是機器進行審核,在引發負麵輿論之後,現在已經采用嚴格的人工審核方式。

針對網友認為支付寶利用信用分人為設置門檻和男女權限不一致的質疑,工作人員回應道,“750分的信用分隻是在個別圈子設置的一個評論的權限,“‘圈子’是支付寶和合作夥伴合作在社群上的嚐試,主要是由合作夥伴製定規則運營。750分是在個別圈子中運營者設置的評論權限,不是加入門檻。”

對於事件引發的輿論熱議,支付寶方麵否認存在自我炒作,並表示已進行處理。在支付寶“圈子”內,對於發布含有色情,人身攻擊,明顯廣告信息等違規言論的行為,圈子管理員有權刪除其動態,對賬號做禁言,甚至拉黑賬號處理。“目前‘圈子’會根據類型設置門檻,包括分享和評論權限。合作夥伴的管理團隊,也會針對一些不合規範的照片進行嚴格處理。”

專家:營銷需有底線信用平台不應消解自身信用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彪認為,“支付寶已經進行過多次社交化嚐試,這本身就是一個有爭議性的網絡話題”。

李彪認為,支付寶的這兩個圈子中對男女給予不同權限的設計,劃分出女白領、女大學生和信用分在750分以上的男性用戶,確實有利用網友的獵奇心理,消費話題群體,進行話題營銷的嫌疑。

他表示,每個社交軟件在上線的時候,確實都會進行一些事件營銷和話題營銷活動,吸引公眾關注,但應注意傳播的方式方法,避免出現因為色情因素吸引人眼球的情況,“推廣或者營銷的出發點沒有錯,但支付寶這次不論是不是故意,都客觀上造成了色情內容的可視化傳播,造成了不好的社會影響”。

他認為,新功能的推出是阿裏巴巴想要補齊自身在社交方麵的短板,“靠話題性的事件,確實能在短時間內引起關注,導入較大流量,但這種陌生人社交能否持久,關鍵在於後續能否保持用戶的粘度”。

中國社會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認為,支付寶作為支付平台,現在使用率很高,在金融支付、社會交往很多領域都帶來了方便,作為一個支付平台,本身就是一個信用的工具和媒介,其發布內容也應當反映相應的企業文化和社會信用體係。大尺度的照片在公共平台上流傳,不僅是不雅的,也是文化理念、信用體係不能接受的。“作為公共平台和信用工具,自身內容的不嚴肅會消解用戶對平台本身的信任感,這與支付寶想要構建的信用體係是相違背的。”

楊建華表示,這次風波應該引起支付寶方麵反省,“出現大尺度照片,還是因為前期企業沒有嚴格把關,是責任的缺失。作為公共平台,應該加強自律,通過企業監督,避免此類事件和不良影響出現。”

最後更新:2017-10-08 01:19:47

  上一篇:go 中國即將進入無現金社會!支付寶的霸氣你信嗎?
  下一篇:go 監管黑洞:支付寶實名認證關聯機製架空實名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