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42 返回首页    go 小米 go 小米6


微信聊天的坑,你中了几个

当有人问我“在吗”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想:你直接问问题多好呢……

看到会直接回复,若回复在别人又在忙时......错过了时空

1

消息不回复,却一直发朋友圈

前一段时间朋友和同事小曼一起吃饭,当时我们都在看手机,突然小曼把手机往桌子上一摔,特别恼火。

我问她怎么了。

小曼吐槽说,刚才她给男友发微信,但对方一直都没有回复,却在三分钟前发了条朋友圈,而且是在外面喝酒的。

确实,有时间发朋友圈,却没时间回复别人的消息,本就是一种极其不礼貌的行为。

何况,那个人还是自己的女朋友。

某种程度来说,也能看出小曼男友对她的重视程度。

抛开感情,这种发朋友圈不回消息的人缺失最基本的礼貌和对他人的尊重。

我的微信消息回复原则是,只要正常内容我必回复,只要我看见,不管时隔多久。

2

发一串语音,全然不顾接收者心情

发语音,对于发送消息的人来说,既快速又方便,但是,却给接受消息的人带来了很多麻烦。

一方面,你不知道对方是否在忙碌,是否方便听。

另一方面,语音转文字不一定是正确句式,还耗时。

之前,我拉黑过一个微信好友,我们是大学校友,当时我在上课,他给我发过来三条语音消息,每一条都是50s左右,我没有及时回复,他也许是知道我不方便,于是便发来一句话:让我听完赶紧回复。

我猫到桌下听完,内容竟然是催我快点借书给他,语气还特别理直气壮。所以我没有迟疑,直接将他拉黑,所以没有迟疑,直接将他拉黑。

自己的方便不能建立在别人的麻烦之上。

语音虽然真实,却不及文字一目了然。

想要发语音,可以先询问对方是否方便听,在对方方便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发语音。好在现在可以按语音识别!

不能给别人帮助,最好也不要带去麻烦,这是一种礼貌。

3

与其说在吗,不如有事说事

我认为微信聊天可以算是一门说话的艺术。

微信里“在吗”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其实,不用多此一举。想要说什么事情,直接留言就好了。

不需要询问对方在不在,非要等到对方回复“在”才得以继续沟通。

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本来就应该省去一些繁琐的细节。

网上有一个段子:你问我在吗?我要说不在,万一错过了红包怎么办?我要在,万一你找我借钱怎么办?

之前在读者的朋友圈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有事直接说,不要用在吗浪费我时间。

这点颇为认可。

与其试探性的一来一回,不如直接有事说事,这也是节省彼此的时间。

4

喜欢群发清除好友的消息

我经常会收到一些“不要让拉黑你的人占用一点空间,你也清清吧,看看谁把你删了”这样的消息。

实话,看到这种话我真的很生气,尤其一些关系亲近的人还这么做。

有些人会认为这样能够迅速发现微信里存在哪些无关紧要的人,却忘了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类似于人性的试探。

其实,想知道自己是否被好友删除,一能看好友圈,二能用比较委婉的方式,带上对方的昵称,询问对方最近在做什么,这样比复制那些让人反感的文字柔软很多。

5

忘了用表情增加温度

微信里的小表情不是摆设,虽然不能用来斗图,却可以缓解尴尬。

在工作中,一个小表情可以让文字看上去不会那么冰冷。

很多时候,别人问:在干嘛?

感觉像是接受训话,如果后面加上一个害羞或者可爱的表情,给人的感觉就不会那么生硬。

很多时候不好直接开说出的话,或者没有办法立即做到的事情,亲亲、加油、奋斗……这些表情既可以表明自己的意思,也会使得聊天的气氛很融洽。

一个会在微信聊天中使用表情的人,在生活中的态度也不会差。

因为,他们懂得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很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样的人,会考虑他说出的话会不会给对方造成困扰,或者造成误解,和这样的人聊天合作,往往也很愉快。

微信是线上社交圈,一言一语都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

一个人的人品,也会通过社交产品无形暴露。

那么问题来了,以上这些坑,你都做过或经历过么?

最后更新:2017-10-21 16:33:11

  上一篇:go 微信小程序远程作证,刷个脸就能给犯罪分子定罪,太方便了
  下一篇:go 两地分居后,微信登录界面出卖了老公出轨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