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89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6


樓市調控效果持續顯現 9月70城房價同比漲幅全麵回落

國家統計局23日公布的“2017年9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70城房價同比漲幅全麵回落,15個熱點城市連續2個月房價環比止漲。業內專家表示,樓市調控效果持續顯現,這也與各地嚴查各類“加杠杆”的金融產品有關。

熱點城市房價下行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表示,9月份,因地製宜、因城施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發揮作用,70個大中城市中15個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繼續保持穩定。從環比看,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全部下降或持平;從同比看,漲幅均繼續回落,回落幅度在1.8至8.8個百分點之間。

劉建偉表示,9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均下降0.2%。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與上月相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分別上漲0.2%和0.3%,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2和0.1個百分點。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一線城市已連續兩個月出現環比下跌態勢,充分說明當前房價下跌信號不斷趨於清晰。其他城市包括二線和三線城市,後續也會逐漸步入整體小幅降價的行列之中。

二手房方麵,業內人士稱,“相比一手房,當前二手房市場降溫更明顯。一手房因為此前預售證就已有很嚴厲的管控,所以降溫已較早出現。”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邢誌宏日前稱,去年以來國家采取了一係列因地製宜、因城施策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房地產調控效果在逐步顯現。一線城市房價經過調控以後,現在市場預期比較穩定,投資投機性需求得到有力遏製。

樓市“去杠杆”有序推進

在限購、限貸等調控政策不斷發力的同時,近期樓市降溫也與各地嚴查各類“加杠杆”的金融產品有關。同時,各地銀行也在積極落實房地產調整信貸措施、加強住房信貸業務風險管理。

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楊科偉認為,房地產市場是金融去杠杆重要環節之一。近期,北京、南京等城市相繼發文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自查工作,重點檢查“消費貸”、“經營貸”、“房抵貸”等資金流向,廣州更是暫停發放金額超100萬元或期限超10年的消費貸。在抑製資產價格泡沫的大背景下,房地產行業去杠杆的過程並不可逆,銀行業金融機構將重點加強“首付貸”、“消費貸”等資金監管,以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央行《2017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數據》顯示,房地產貸款增速趨緩。在國家加大房地產市場調控、嚴控房地產行業信貸、收緊房企融資渠道、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背景下,前一階段房貸增速上漲過快的狀況有所緩解,房地產貸款的增速和占比同步下降。9月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同比增長22.8%,增速繼續比上季末降低1.4個百分點。

關於家庭部門的債務杠杆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曾指出,從全球比較看,中國還不算高,但最近幾年增長很快。這個快的程度提醒大家注意,不是說現在就要去杠杆,而是說增長的過程要注意質量,要使增量部分保持穩健,同時又是高質量的。

“國內市場,去杠杆將在2018年繼續推進,但必定是一個漸進且可控的過程。”世邦魏理仕中國區研究部主管謝晨說。

加快建立租購並舉住房製度

隨著樓市調控不斷深入,房地產市場長效機製建設也在持續推進中。未來租購並舉等調控政策將助力房地產市場規範發展,避免樓市大起大落。

“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製度,與此前政府關於在人口淨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政策基調一致。”謝晨表示,由於政策及金融工具創新的支持,房屋租賃業務在未來幾年將獲得實質性發展。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夏丹稱,“將租賃提升到與出售同等的地位上來,並以培育住房租賃市場作為建設房地產長效機製的一個重點方向。”

今年5月以來,住建部等多部委印發了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條例和通知,並選取了12個城市作為首批試點。夏丹表示,目前,多個城市已積極響應。未來一段時間,地方層麵將跟進出台一係列支持住房租賃建設的政策,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專項供地等方式,鼓勵發展規模化、專業化的住房租賃企業,構建租購並舉住房製度的腳步將明顯加快。

對於房企來說,中國指數研究院報告指出,要把握政策的主基調,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積極回應居民自住需求,提高居住產品的品質感、生態性。圍繞滿足自住需求,合理確定企業發展目標。同時,立足房地產長效機製的逐步夯實,結合企業發展戰略,發展住房租賃業務,積極參與構建多層次住房供應體係。

(原標題:樓市調控效果持續顯現 9月70城房價同比漲幅全麵回落)

最後更新:2017-10-24 02:33:42

  上一篇:go 美國WTI 12月原油期貨收漲0.12%
  下一篇:go 上市銀行一年離任59位“董監高” 一線員工跳槽演繹“商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