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走进怪圈了吗?微信内测“LBS 推广”,可商业模式还没搞清
任何一款互联网产品,都希望既提供优秀的用户体验,又拥有强大的商业变现能力,但这似乎总是相互矛盾。微信这个社交领域的老大,就深知用户反感广告数量太多,所以在接广告和商业化道路上一直很谨慎。
LBS(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早在2010年就成为了热潮,曾经红极一时的签到应用“街旁”就是以LBS为基础而生的,但2014初随着热潮早已退去,“街旁”也因为找不到盈利模式而停止了运营。
目前从微信后台上我们可以看到,在“推广”页面中已经增添了“LBS推广”的项目,想参加内测、推广自家小程序可以向腾讯发邮件申请。在编辑推广内容时,用户可以自行设置竞价推广投放的地理范围、投放单价、目标人群等。
这样的设计对小程序来说,可在投放广告时更加精准地触达到目标人群。比如在编辑时可选择目标人群的年龄、性别、手机操作系统、投放时间段、投放位置,尤其是投放位置,你可以为一个小程序设定最多2000个投放位。
当然想添加多少个投放位置还是要视财力而定,每一个投放区以圆形从中心向外辐射,你可以选择为半径100米的辐射区出价1元,或者更多。所以“LBS推广”采用的是竞价机制,出价越高你的小程序被微信用户看到的几率就越高,但是你却不知道竞争对手在同样的区域愿意花多少钱。
看起来这样的“LBS推广”为小程序带来了曝光机会,但有个实际问题是,小程序真的需要按地理位置推广吗?我们可能需要LBS来找到附近的人、附近的商店、附近的餐厅,但我们真的需要找到附近的公司做出了哪些小程序吗?
在小编所在的北京中关村一带,附近的小程序类型庞杂,有某些快餐连锁企业旗下的小程序,还有营销公司、法律咨询公司、创投公司、银行、酒店、健身房等各种企业发开的小程序。而且小程序的功能也千奇百怪,比如爱奇艺小程序打开以后与视频APP无异;麦当劳小程序打开后发现无法点餐,而是类似于积分商城的东西;汽车之家打开以后可查看汽车方面的新闻资讯以及挑选车型;有些科技公司的小程序则只展示了自己公司的地址、前台电话等信息……
事实上,有些小程序适合做LBS推广,而对有些企业来说在LBS推广上花钱就是多此一举。再者,LBS入口窄,这对一些本就不受地域限制的推广内容来说,反倒是一种局限,而且用户会不会打开小程序看到推广信息也要另说,所带来的流量未必多。
微信如果想找到更多的变现方式,还不如内嵌一个像苹果App Store那样的小程序商店,分类展示不同的小程序,用户找起来方便,商家投放广告、买展示位也更有针对性。
目前这个众多小程序堆积在一起的微信,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最后更新:2017-10-08 0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