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01 返回首页    go 小米 go 小米6


微信上聊天时,有人回复“改天一起吃饭”,你可以删了他!

前一阵,朋友圈被两个词刷了屏:一个是保温杯,一个是90后美女博导。

因为一张目睹黑豹乐队鼓手赵明义端着保温杯的“沧桑画面”而感慨“不可想象啊,当年铁汉一般的男人,如今端着保温杯向我走来”的朋友圈截图,保温杯一夜之间成了中年危机的标配。

还有火上浇油的文章说,“中年危机最后的倔强,绝不拿泡着枸杞的保温杯。”

紧跟着,出生于1990年的安徽姑娘杨树,被曝光了一张牛逼闪闪的履历表:

20岁复旦大学本科毕业,24岁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毕业,曾任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访问助理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及会议发表了40多篇论文,是香港博士奖学金的首批获得者。

去年,26岁的杨树入职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成为浙大“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导、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和首位90后美女博导。

作为一名90后,高颜值,高学历,高逼格,随便哪个词甩出来,都能让同龄人去排队面壁。美女博导的热搜下面,一大票“我比她还大两岁啊简直是白活了”的评论。

可见,保温杯并没那么好笑,中年危机也不是中年人专属,不知有多少一边拿保温杯当笑话发朋友圈、一边羡慕着美女博导的年轻人,就这样正在看着热闹虚度光阴呢。

想起前公司的同事Z和L,两人都是一毕业就进了公司,在一个部门里工作,年龄相仿,很容易被大家拿来比较。

Z聪明机灵,遇事有眼力见儿,嘴巴也伶俐,很得周围人喜欢,迅速就打通了自己的社交圈子。相比之下,话不多、喜欢闷声干活的L就显得没那么出挑。

她们入职一年时,公司接到一个大合同,Z和L一起加入项目小组,负责搜集和整理大数据资料。

时间紧任务重,几乎每天都是加班加点,虽说公司安排了后勤人员,热情的Z还是主动承揽了收发快递、定外卖、收外卖、买饮料等等的工作。

整理数据和资料很重要,但也最枯燥累人,那阵子,项目组里常见的状态,就是L埋在资料室里找文件,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敲键盘,Z端着盒饭咖啡穿梭在各工位之间。

三个月下来,公司签下了合同。庆功会上,总经理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给大家看,文件打印得清晰干净,内容也是下足了功夫,翻开,五颜六色的便笺条把需要注意、可能有问题的地方都一一做了标注——是L为合同提交的数据资料。

那之后,热衷建立朋友圈的Z跟全公司都混了个脸熟,L则主动提出调整了两次部门,慢慢熟悉了公司的各项业务。两年之后,Z成了公司的八卦掌门,L升了职,逐渐开始独挡一面。

做任何工作,效率和结果永远是应该最先追求的。做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是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生存法则。

所有不以认真努力完成本职任务为前提、看似热心的额外付出,都是方向错误的瞎忙。

问他是不是太忙,他说不是忙,是大部分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忙。

C说,公司的工作安排还算合理,但去了一个星期他就发现,一周总要有那么两三天,到了下班时间活也都干完了但是谁都不走,为啥?因为老板还没走。

老板的办公室跟大伙在一个平台上,老板不走,员工都不好意思走,只能陪着。

可加班毕竟不是上班,谁都没心思干活,只好找事做打发时间,于是上网购物的购物、看电影的看电影、还有几个人干脆联网打起了游戏。等老板屋里的灯一灭,这边就立马收拾桌子准备走人。

尽管老板没有明确要员工“陪加班”,但每每出来看到大家都灯火通明地忙活着,还是会很欣慰地赞赏两句。

C是新人,不懂这些,干完活就下班走人,不到三天,就被办公室里的大姐拦住面授机宜:你这刚来的还不好好表现表现?大伙儿都没走就你自己走,月底奖金还要不要了?

C这才恍然大悟,也开始入乡随俗陪着加班,几个月下来就觉得痛苦不堪。

他在外地时,是在一家私企上班,虽然公司不大,但大家分工协作,讲求高效,安排的事情都各司其职,没人拿加班当能力。更何况眼下这种加班,真的毫无意义。

想来想去,他打定了主意,继续忙完工作就按时下班,果不其然,月底下来,全勤奖的奖金被悄悄扣掉了。

“辞职当然不是为那点儿奖金”,C说,“我不怕为了工作加班,活没干好的话,加班很正常,但我真的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没用的加班上。”

现在有种特别可怕的文化,叫“你必须给我忙”。

老板恨不得每个员工都能见到这城市凌晨4点的样子,就好像当年那位凌晨4点走在洛杉矶街头的科比,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唯一原因就是他长期缺觉,而不是他懂得如何真正去努力。

瞎忙也好,装忙也好,当“忙”变成了一种给别人看的资本,有点变味。

微信上聊事儿,聊完甩一句“改天一起吃饭”,已经成了标配结束语。虽然答应着“好啊”,但大抵谁都知道,这个“改天有空”不晓得要改到哪一天去,估计说这话的人自己也已经忘了,他上次这么说,是在两个月前。

一点儿都没有抱怨朋友的意思,就算是我自己,也不知道给多少人发过这张空头支票。

说这话时,未必不是真心发出邀请,也未必不是真的想跟朋友吃一顿饭。只是,缺乏自律的人生,往往总是身不由己者多,履行诺言者少。

我们总是那么忙,但到底都在忙什么,却连自己也说不清。

关于真忙和瞎忙,老舍先生说的最是形象:

所谓真忙,如写情书,如种自己的地,如发现九尾彗星,如在灵感下写诗作画,虽废寝忘食,亦无所苦。心被工作充满,同时被工作洗净。

所谓瞎忙,表面上看来热闹非常,其实它使人麻木,使文化退落,因为忙得没意义,大家并不愿做那些事,而又不敢不做。在这种忙乱的情形中,人们像机器般地工作。这种忙乱把人的心杀死。

做事没有目标,行事不够自律,不知不觉把太多时间浪费在不重要的事情上,这是我们当下很普遍的忙碌状态。

这样的“忙”,就算再热闹,也不过是瞎忙。

窦唯赵明义们的激情已逝,曾引发一阵阵群嘲。

可在那些群嘲的声音里,很多人都不知道,照片上这个手捧保温杯的中年男人,不仅曾经是中国摇滚乐坛上最着名的乐队代表,如今更是001号高级演出经纪人,即将开唱的黑豹30年演唱会一票难求。

今天,他手捧保温杯,舒舒服服地和妻子及一双儿女定居在美国豪宅里。个人梦想也好,世俗意义的成功也罢,很多嘲笑保温杯的人不曾拥有的东西,赵明义都很牛逼地拥有了。

所以,他可以捧着保温杯发微博,还说订购自己骑的小电驴可以赠送同款保温杯。

没有牛逼的底气,玩不起云淡风轻。

底气都是年龄给的吗?当然不是。年轻的杨树,用自己一路奋斗而来的履历给这个问题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

1989年,在军乐团当鼓手的赵明义加入黑豹乐队时,90后的美女博导杨树还没出生,两个人时代不同,诠释的奋斗方式却是相同的:目标明确、行动高效的努力,才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忙。

要知道,会忙,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不吵不闹,不嘚瑟,一步一个脚印迈向自己想要的人生,是在任何一个年龄都该做好的功课。

关注公号“史密斯小姐”做一个集温度、深度、广度于一身的女子

最后更新:2017-10-08 06:54:57

  上一篇:go Facebook杀入中国,微信急了
  下一篇:go 微信群成员犯错 群主就要连坐带上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