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65 返回首页    go 小米 go 小米6


“相亲对象”微信借钱不还 法官调解促还钱

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但现实生活中偏偏就有借钱不还的主儿。近日,公安县人民法院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而这个案件的双方当事人竟是熟人介绍的相亲对象。怎么回事儿呢?一起来看看。

2016年的某一天,公安县的谢女士和孙先生经熟人介绍,两人便相识了,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双方互有好感,但是并没有确定恋爱关系,也没有将两人感情的发展情况告知双方家长。2016年8月,孙先生以各种理由,找谢女士借钱,被爱情泡泡包围的谢女士禁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于是,义气的她通过微信分多次给孙先生转账了二十多万元。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这位谢女士还挺土豪、挺大方的。然而, 这二十多万元其中的一部分是谢女士通过高利贷借来的。几个月过去了,原本承诺尽快还款的孙先生无动于衷,完全不提还钱的事情,谢女士经多次催讨,都没有结果,最后孙先生直接和她断了联系。

背着高利贷的谢女士压力重重,无奈之下将此事告诉了父母,听闻宝贝女儿的遭遇,父母大为吃惊,于是找到男方的父母,但是对方并不知道两个孩子是什么时候谈了恋爱,也不承认儿子借钱的事情。

在双方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谢女士将孙先生告上法庭,并提供了每次微信转账的截图。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通过调查,与当事人交流沟通,在深入了解案件实情后,多次组织原被告进行法庭调解,通过释法明理,向被告耐心解释不按时归还欠款会产生的不利法律后果。在多次沟通协调之后,孙先生的父亲表示会及时还款,而谢女士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下来。

法官提醒,当有人向你借钱时,一定要查清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还款能力及个人信誉等;并要求借款人提供明确的财产担保或保证人,必要时要在相关部门办理登记,确保在借款人无法还款时多一条救济途径以实现债权;要多与借款人联系沟通,注意其动向,以防借款人躲债;如果遇到借款人下落不明等情况,应及时起诉,同时申请对其财产进行保全,保证债权的实现。

最后更新:2017-10-12 18:30:25

  上一篇:go 微信转错一千元,上网求助竟然又损失一万
  下一篇:go 2017/10/12点赞!微信平台拉近你我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