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餘額寶 微信支付擬推零錢通補短板
[摘要]對餘額寶而言,今年6月,餘額寶新增對接博時合惠貨幣基金,目前餘額寶一共對接兩隻貨幣基金。截至2017年6月末,天弘餘額寶規模突破1.43萬億元,博時合惠貨幣基金的規模為239億元。
時代周報記者 曾令俊 發自廣州
微信支付即將推出一款類似於“餘額寶”的產品“零錢通”。
9月4日,騰訊向部分用戶推送微信支付“零錢通”的首批體驗邀請,將原“零錢理財”功能升級為“零錢通”。騰訊回複時代周報記者稱,該功能仍在測試,尚未對外正式推出。
據介紹,零錢通功能與餘額寶類似,用戶可以將零錢通裏的錢用於消費,如轉賬、發微信紅包、掃碼支付、償還信用卡等。同時,當資金放在零錢通裏不被使用時,可以投資貨幣基金賺取收益。這一應用功能補齊了微信支付的活期理財場景。
騰訊切入該領域正值貨幣基金遭遇強監管之時。“餘額寶類似於銀行,但監管還是產品監管模式,風險太大,規模到了天花板,騰訊也看到了機會。”上海一家公募基金的副總經理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理財通的缺憾
2014年1月,在餘額寶推出半年後,微信上線了自己的零錢理財業務—理財通。但理財通一直無法直接用於消費,這也限製了它的發展,目前規模在1100億元左右。
零錢通裏的資金可以直接用於消費,例如轉賬、發紅包、掃碼支付、還信用卡等,同時,當資金放在零錢通裏不被使用時,可以自動賺取收益。
但與餘額寶不同的是,零錢通隻能通過微信零錢功能轉入,不能通過銀行卡轉入。而微信零錢隻能來自好友轉賬、發紅包等,金額有限。此外,微信用戶雖然綁定了銀行卡,但如果不是央行規定的支付類Ⅲ類賬戶,也不能使用零錢通。用戶需要注銷原有的支付賬戶,然後綁定5張及以上銀行卡升級為Ⅲ類賬戶才能購買零錢通。
微信支付的這一做法也被解讀為與支付寶的正麵競爭。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薛洪言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對用戶而言,無論是零錢通,還是餘額寶,都不是一款獨立的產品,而是兩個超級支付生態內的一環,兩者並無直接競爭關係,主要是通過強化各自支付工具的用戶體驗間接發揮效果的。
“因為對用戶而言,是先選擇了支付工具,然後才是支付工具內部理財產品的選擇。零錢通對於微信支付而言,補齊了支付性活期理財產品的缺失,屬於用戶體驗上的重要升級,可以進一步強化微信支付對用戶的黏性,間接來看,對其他競爭性產品便產生了分流作用。”薛洪言進一步解釋。
根據艾瑞谘詢《2017年第一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市場規模報告》顯示,騰訊的財付通在今年第一季度占比40%,與支付寶相比相差14個百分點,但遠遠超過其他支付主體。
在易觀金融分析師王蓬博看來,零錢通上線會對餘額寶的用戶形成分流,特別是前期年化收益率很高的話,會吸引一部分用戶。零錢通實際上補全微信支付一個缺口,也可以為微信體係下的其他業務板塊引流和增強用戶黏性,進一步完善金融生態圈的打造。相較於餘額寶有天貓、淘寶等場景而言,零錢通的支付功能缺乏此類場景。
強監管的考驗
騰訊推出零錢通之時,正值貨幣基金迎來強監管。
早在今年3月份,證監會就發布了《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擬加強貨幣市場流動性的管理規定。
首當其衝的是餘額寶。餘額寶今年兩次依照監管要求下調最高額度,先是在5月底宣布從100萬元勐降至25萬元,上個月又進一步下調至區區10萬元。
對餘額寶而言,今年6月,餘額寶新增對接博時合惠貨幣基金,目前餘額寶一共對接兩隻貨幣基金。截至2017年6月末,天弘餘額寶規模突破1.43萬億元,博時合惠貨幣基金的規模為239億元。
從數據看,騰訊理財通對接匯添富、易方達、南方等旗下貨幣基金但規模仍較小。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易方達易理財規模為606億元、華夏財富寶A規模為211億元、匯添富全額寶規模為205億元,南方現金通E規模為161億元,四隻產品合計規模為1183億元。
證監會在9月1日正式發布了《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其中對龐大體量的貨幣基金作出限製,要求基金規模掛鉤風險準備金,而對投向進行限製。
根據該新規要求:基金管理人應當對所管理的采用攤餘成本法進行核算的貨幣市場基金,實施規模控製。同一管理人所管理的采用攤餘成本法進行核算的貨幣基金,月末資產淨值合計不超過風險準備金月末餘額的200倍。對於管理人風險準備金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新設貨幣基金和理財基金,管理人風險準備金計提比例提升至20%以上。
根據新規計算,餘額寶需要準備71.5億元的風險準備金,對於天弘基金來說存在著巨大的壓力。而根據2017年上半年數據顯示,天弘基金的總營收隻有40.13億元。
業內專家分析,按照風險準備金200倍計算,即使理財通對接的4隻貨幣基金總規模從目前的近1200億元發展到1萬億元,四大基金公司也有較為充足的風險準備金來支撐業務的發展。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騰訊的零錢通和阿裏的餘額寶都麵臨同樣的門檻,未來也會有上限,限額不會太高。因為兩者性質一樣,本質上都是貨幣基金。
“貨幣基金正遭遇強監管,監管層引導基金公司降規模降收益,防止風險的發生。騰訊在這個時候殺入這個領域,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上述公募基金人士說。
最後更新:2017-10-08 07: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