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正在修訂中的證券法草案二審稿擬增加投資者保護專章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資本市場已有1.23億投資者,持股市值低於50萬元的中小投資者占比超過95%,成為特殊“市情”。如何維護中小投資者的參與權、回報權等合法權益,提高其識別風險、防範風險的能力,是長期以來擺在監管者麵前的現實課題。
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下稱“投保局”)負責人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日漸發展,投資者保護製度體係也日益完善。監管層近年來在製度建設、日常監管中著力構建全鏈條的投保格局,基本形成從發行到退市各環節的投資者保護全覆蓋。
該負責人透露,正在修訂中的證券法草案二審稿擬增加投資者保護專章,明確維護投資者權益的要求,將廣泛涉及規範現金分紅、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先行賠付製度、持續信息披露、增加證監會投資者教育及處置係統性風險職責等內容。
同時,證監會已劃定下一階段投資者保護重點工作,將圍繞完善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製、深化普惠金融服務、加強投資者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維度展開。
證券法擬明確一係列投保要求
近年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日漸發展,投資者保護的製度體係日益完善。目前,證券法、公司法、基金法、刑法及大量行政法規和規章共同構建了我國資本市場的投保規則體係。
這一體係還在進一步完善過程中。證監會投保局負責人透露,正在修訂中的證券法草案二審稿擬增加投資者保護專章,明確一係列維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權益的內容。具體包括:擬規範現金分紅,要求上市公司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分配現金股利;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強調證券公司銷售證券、提供服務應當與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規定先行賠付製度;將持續信息披露擴充為專章規定,擴大信披義務人的範圍,增加信披內容、明確信披方式,強化公司董事、監事、高管人員在信披中的責任,強調信披應當真實、準確、完整,簡明清晰、通俗易懂,並應當同時、平等披露;增加證監會投資者教育、處置係統性風險的職責等。
著力打造全鏈條投保格局
市場監管與投資者保護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麵。證監會投保局負責人表示,證監會在製度建設、日常監管中著力構建全鏈條投保格局,多方麵開展工作,做到從發行到退市各環節的投資者保護全覆蓋。
首先,在股票發行改革、退市、並購重組、公司債券、新三板等製度建設中全麵嵌入投資者保護要求。其次,嚴格審核,嚴把發行質量關,防止企業欺詐上市;在新股發行製度改革中納入專門的投保機製,建立攤薄即期回報補償機製和保薦機構先行賠付製度。再者,保護投資者知情權、參與權、回報權等各項合法權益,鼓勵上市公司通過現金分紅等方式加大投資者回報。最後,全麵從嚴監管執法,劃出投資者權益維護的紅線,同時持續開展投資者風險警示教育。
此外,因違法行為而受損害的投資者賠償問題近年來愈發獲得監管層重視。該負責人說,近年來證監會積極推動完善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製、探索了先行賠付機製、開展了支持訴訟試點。
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與證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在全國部分地區開展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製試點工作的通知》,目前各地調解組織已有32家,形成了全國範圍的調解網絡,通過司法、公證、仲裁等方式確認調解協議均有實踐。一年多來,各調解組織共受理調解案件2857件,辦結率82.7%,調解成功1955個案件,涉及金額5億元。
2013年平安證券、2014年海聯訊大股東、2017年興業證券先後主動成立先行賠付專項基金,共計約3.5萬名適格投資者獲得約5.04億元的補償額,均覆蓋超過99%的補償總額。截至目前,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已開展匹凸匹、康達新材、上海綠新、安碩信息、鞍重股份及ST大控等6起維權案件的訴訟工作。
證監會投保局負責人還透露,正探索建立證券期貨糾紛示範判決機製。對具有群體性特征的證券期貨侵權訴訟案件,可以參考借鑒有關示範訴訟的製度做法,研究建立示範判決機製,按照“類似案件類似處理”的原則,解決在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多方起訴、重複審理的問題。
投資者教育服務取得良好效果
“如何為中小投資者提供便捷的、專業的、公益性的、富有效率的教育服務,一直是擺在我們麵前的重大課題。”證監會投保局負責人說。
去年,證監會正式命名和授牌了首批13家國家級證券期貨投資者教育基地。首批省級投教基地評審工作也已完成,全國共命名省級投資者教育基地83個。今年證監會啟動了第二批國家級投教基地申報命名工作,即將予以授牌。
該負責人介紹,證監會近年來推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係試點。上海、廣東、四川、青島、寧夏等20餘個省、市、自治區開展試點工作,將投資者教育納入各類學校的課程設置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時還啟動了“投資者保護·明規則、識風險”專項活動,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開展宣傳,幫助投資者了解證券期貨法律法規。
此外,證監會還借由參加國際證監會組織中小投資者委員會(IOSCO C8)工作會議等機會,向國際市場提出投資者保護的中國主張,提高我國投保工作國際影響力。
已劃定三大重點工作
證監會投保局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投保基礎製度,加大投資者教育力度、提升投資者服務水平,做實投資者權益維護。目前已劃定下述三項工作重點:
一是完善證券期貨糾紛多元化解機製。將推進建立全國性調解組織,創新調解方式,完善小額速調、訴調對接、仲調對接、證調對接等機製。還將進一步探索建立“證券期貨訴訟示範判決機製”試點及行政和解製度;加大支持訴訟工作力度,完善配套製度,拓展代理案件類型;健全先行賠付機製,優化實現機製,使其製度化。
二是深化普惠金融服務,大力推進投教基地建設,建成一批國家級、省級投資者教育基地,進一步擴大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試點範圍,推動投資者教育全麵納入國民教育體係。同時,積極推動設立全國投資者保護日,形成常態化、品牌化的投資者保護和宣傳工作機製。
三是加強投資者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盡早正式投入使用投資者網站,盡快建成集投資者在線查詢、在線教育、在線行權、在線調解等互動服務功能於一體的互聯網平台;優化12386熱線服務,妥善處理投資者訴求。
(原標題:證監會劃定下一階段投資者保護重點)
最後更新:2017-10-12 07:3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