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周年记
2016年的今天,我在该公众号推送了第一篇文章,推送之后,我就把文章删了。原因很简单,不满意。虽说首篇文章被自己删了,但是,他毕竟存在过,早已在世界上留下印记。所以,该公众号的诞生日,就是2016年的4月1日。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该公众号推送了接近100篇文章,当然如果你有兴趣去数数具体多少,肯定是少于100的。原因很简单,不满意,有些文章被我自己删掉了。
当我删掉几篇推送过的文章后,我就意识到,这事似乎不太对。于是,我就逐渐,直至现在,不删除推送过的文章了。但是,新的问题来了。虽然我不删了,但是写好后的文章,却不想推送了。到现在,写一篇文章,没敲几个字,就想删掉重写,有时候是一段段的删,后来干脆把未完成的文章,整篇删掉。
原因之一,不满意;原因之二,写了也不想推送。
不过,好歹算是码过字的人,先来聊聊这一年关于写作的感受。
首先,写作最难的是开始的那几天。总想写的好一点,自己更满意一点,结果就是反复改,反复看,生怕写的不好。现在看来,这点担心真是多余了。开始写,你本来就写不好,再改再看都是无效的瞎折腾。写的多了,自然而然看着就顺眼了。当然,对于现在写的,我看着还是不怎么顺眼,总感觉文章哪里有点磕磕碰碰的,不够痛快。
其次,写作的素材。刚开始写那会,焦虑感太强,总想着自己肚子里那点货,卖完了怎么办。现在想想,纯粹多余的担心。只要我愿意写,我天天都能写,素材多了去了,不是写不出来,而是人不够勤快,不想写。
再次,写作这东西必须得练,最好的练就是硬着头皮写。该公众号推送文章不过百篇,我就深深的感觉到了这一点。有些事,站在旁边看,自己构想遇到的问题,然后想出解决办法,再去干。在现在看来,这样有点不可取。因为,你压根就没干过,怎么能够预想出,做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有些事,不想清楚直接就干,说不上好,但也说不上坏。
最后来说说,我仅仅写了不足百篇文章的体会。
第一,只用逗号和句号,完全可以承载起一篇文章。逗号在文章中起小停顿的作用,句号在文章中起大停顿的作用。两个标点符号相配合,再加上偶尔的书名号、引号等,足够。另外,现在的我基本不使用感叹号。
第二,音节的搭配。在逐渐写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并考虑到音节的搭配。比方说吧,和、与、并,三个字,其实所代表的意思差不多,三个字有些时候是可以互相替换的。比如,下雨和下雪,下雨与下雪。在这里,“和”和“与”,都有点“和”的意思。但是,这种情况下,优先使用“和”。因为,“雨”和“与”挨在一块,读起来有点绕口,不够抑扬顿挫,读起来不爽。
第三,多分段,多分句。一段话几百字,早就成为历史,让人看着就头晕,别说读了。同样,长句子,中间用逗号隔开,改为短句子。短句子不仅所表达的意思不会变,而且更容易让别人读。因为读长句子,一句话一二十,二三十字,看的人还需要自己去断句,不够累的。所以,我直接用逗号,给你断好句,你轻轻松松读就好了。
第四,段首坚决不空两个格。段首空两个格,是纸质书的专利,手机阅读还是不空格的好,电脑阅读,不空格也很好。尤其是在多分段的情况下,如果段首空两格,在手机上看文章,和狗啃的一样。段首空两格这事,我一开始就抛弃了。
第五,文章排版。文章还没写好就想着排版了,算了,微信编辑器足够了。花花绿绿的排版不适合我,我也不喜欢,我更懒得去给文章涂颜色。
以上这些与其说是写作体会,不如说是写作技巧。当然,在我开始写之前,这些技巧我是不知道的。
最后,说一下品牌问题。
嗯,就这样吧。
最后更新:2017-10-08 0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