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貨幣政策加快退出危機應對模式
摘要
北京時間12月14日淩晨,美聯儲宣布將基準利率區間調升25個基點,這是美國加息周期內的第5次加息,也是今年的第3次加息,市場預計2018年美聯儲仍將加息三次。2015年12月美聯儲在啟動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首次加息的同時,實際上也隱約宣告了全球範圍內非常規貨幣政策的拐點。伴隨著主要發達經濟體國家逐步恢複增長動力,物價水平上升,全球範圍內,貨幣政策退出危機應對模式的步伐加快。
北京時間12月14日淩晨,美聯儲宣布將基準利率區間調升25個基點,這是美國加息周期內的第5次加息,也是今年的第3次加息,市場預計2018年美聯儲仍將加息三次。2015年12月美聯儲在啟動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首次加息的同時,實際上也隱約宣告了全球範圍內非常規貨幣政策的拐點。伴隨著主要發達經濟體國家逐步恢複增長動力,物價水平上升,全球範圍內,貨幣政策退出危機應對模式的步伐加快。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範圍內貨幣政策導向的調整,即從寬鬆貨幣政策到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甚至是負利率政策出台,並非貨幣政策熨平經濟周期波動的曆史常態,而更多是應對各國財政不健康導致財政政策空間狹小的結果。雖然非常規貨幣政策釋放的巨大流動性,阻止了發達國家經濟體資產價格下跌,補充了金融市場流動性,修複了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受損的資產負債表,促進了經濟的複蘇,但極低的利率環境也同時吹大了資產價格的泡沫,助推了通貨膨脹的上升,集聚了宏觀經濟金融運行的風險。美國道指較危機後的最低穀已經上漲了大約2.8倍,當前股指也創出了曆史新高。流動性對不動產的追逐,助推了房價的大幅上漲,形成了明顯的房價泡沫。各國物價壓力也逐步顯現,2017年10月,美國消費者價格同比上漲2.2%,生產者價格同比上漲2.6%;2017年9月,英國消費者價格同比上漲3%。日本和歐元區物價也在回升,今年以來日本生產者價格同比漲幅轉正,2017年9月末同比上漲3%;歐元區物價維持在1.5%的水平。
為此,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退出危機應對模式的步伐在加快。2017年7月12日,加拿大中央銀行將基準利率上調至0.75%,為七年來的首次上調;11月2日,英格蘭銀行宣布十年來的首次加息,將基準利率從0.25%調升至0.5%,預計未來三年利率將逐步上漲。11月30日,韓國銀行決定將基準利率1.25%調升至1.5%,為2011年以來的首次加息。歐洲中央銀行雖然還沒有退出量化寬鬆,但計劃減少國債購買規模。市場也不斷有日本央行加息的臆測。
不過,新興經濟體國家貨幣政策與發達經濟體卻不同步,甚至還出現逆向操作。今年印度、巴西、俄羅斯、智利和南非在降息,從某種程度上說是這些國家經濟增長活力消退的反映,但很難扭轉貨幣政策逐步退出危機應對模式的趨勢,資本用腳投票的結果,增加了這些新興經濟體國家資本外流的風險。
當然,也要看到,全球範圍內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負利率政策是人類社會曆史上從未有過先例的試驗。在危機應對時,由於市場心態謹慎、交易不活躍,寬鬆貨幣政策向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甚至是負利率政策轉變,不會給宏觀經濟金融帶來巨大衝擊。但在危機應對模式退出時,資產價格大幅上漲所引發的投資心理慣性,經濟增長動力對非常規貨幣政策的非理性依賴,維護金融穩定和防範金融市場道德風險之間的不對等博弈,都將給這些發達經濟體國家的貨幣政策常態回歸提出巨大挑戰。考慮到發達經濟體國家的貨幣政策具有較強外溢性,我國需要密切跟蹤研究,及時做好應對。
(原標題:全球貨幣政策加快退出危機應對模式)
(責任編輯:DF155)
最後更新:2017-12-15 0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