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一秒换“头像”,你看得出有什么不同吗?
点击播放
GIF/310K
昨天,微信启动页中地球卫星图的变化,刷爆了佛山街坊的朋友圈!
昨天起,手机微信开启时显示的地球图片将从以前的美国卫星成像图换成风云四号的成像图。你发现了吗?这两幅图内藏什么玄机?
9月25日至9月28日期间,用户在微信启动时,可以欣赏到由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祖国全景。这也是6年来微信启动页面首次发生变化,启动页背景中的地球图片由非洲大陆上空视角,变化为我们的祖国上空。在这背后,是科研人员15年的坚持与付出。科学家说,这辈子能够啃下这块让美国、欧洲都知难而退的硬骨头,值了!
新照片出自最牛“地球摄影师”——“风云四号”
这张照片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定量遥感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最新气象云图。
“风云四号”是目前最牛的“地球摄影师”。和上一代相比,观测的时间分辨率提高了1倍,空间分辨率提高了6倍,大气温度和湿度观测能力提高了上千倍,整星观测数据量提高了160倍,观测产品数量提高了3倍。
“风云四号”
它搭载了全球首个大气垂直探测仪,并是国际上首次在单星上同时搭载了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和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以一颗卫星实现了两颗卫星的功能。
点击播放
GIF/1415K
动态效果/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风云四号”的背后是中国科学家不放弃的持续努力
1997年风云二号卫星刚上天,下一代风云卫星就已开始规划。风云四号2001年开始预研,整个研制花了15年的时间,过程非常艰辛。中科院院士匡定波提出,应该发展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这种利用傅立叶变换原理的探测仪,可以为大气做“超级CT”——把大气从地面开始“切片”,将100公里大气切成上千层,测出每一层的温度、湿度等数值,为灾害性天气监视和大气化学成分探测服务。
这是遥感领域红外光谱技术的一场革命。早先,美国、欧洲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到2006年,由于技术难度过大、所需经费太多,美国放弃了,欧洲也大幅调整了计划。但中国科学家们没有放弃。2016年年底,卫星终于发射升空。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团队送正样产品出所
如今,当中国的探测仪开始提供全球独家的数据时,美国的研发队伍尚未重新聚集,欧洲的仪器还要等到2022年才能发射升空。
“当别人放弃时,我们坚持;做成功了,就领先世界。”科学家华建文说,过去中国向国外卫星要数据,现在是国际气象界迫切需要中国的卫星数据了。
估计大家看完,还是没发现区别?嗯,我赌你其实……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原来的微信图长啥样吧?来看看他们有什么区别!
视角
由非洲大陆上空视角,变化为了我们的祖国上空。
(左图为旧,右图为新图)
拍摄时间
旧图由阿波罗17号船员在登月途中距离地球2.9万千米处拍摄。时间是1972年12月7日,这张图上的地球本身(前景的人背影不算)来自着名的“蓝色弹珠”,不过经过了颜色处理只剩下蓝白两色。
佛山发布编辑部
编辑:刘燕君
来源:央视新闻、果壳网、未来网
最后更新:2017-10-08 10: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