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人,你不这样做,微信里的钱怎么没的都不知道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康保人使用上了微信。
使用微信聊天,和在远方的亲人、朋友聊聊身边事。
使用微信视频,和很久不见的人相互问候。
使用微信定位,“你别动,在那等我”,更好地找到对方。
使用微信抢红包,红年的时候更热闹。
而现在,更多人不仅仅使用微信抢红包,也用来转账,借钱,购物,移动支付在我们这里也越来越普及。
网上微信转账十分的便利,输入密码便可在24小时之内到达对方的账户。但是,如果你在转账中没有保留相关的证据,就会为自己带来非常大的麻烦。下面就是这样一个案例:
微信借款,同事不还
他告上法庭却无奈撤诉
不久后,S离职,去了另一家公司,说好的还钱期限也到了,可是S却迟迟没有还钱。
A经过多次催讨,电话、短信各种方式,最终索要未果,于是将S告上法庭。最终的结果另他大跌眼镜,这个根本不支持立案,明明自己是占理的一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
为何不支持立案
法官如是说
经办法官认为,A以微信转账记录、微信聊天记录打印件为证据来起诉S偿还借款,然而,A并不能提供微信收款方的身份认证信息,微信聊天记录显示的也是网名,均无法确认对方是否是S。想要讨回公道,得有其他资料另做证据。
所以,下次使用微信钱包时,我们可以在群里抢抢红包(限于自己了解情况的群),一起逗个乐子,但真要借钱给亲朋好友的话,最好还是用现金,再打个借条。
这件事也是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强烈吐槽:
除了以上这一案例,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也告诉你,不要轻易给不讲信用的人用微信转账。
朋友一起出去吃饭,支付时使用的是微信,朋友说你帮我一起付了吧,一共就12块钱。
然后好多天过去了,对方没有主动转账给你,也没有给你现金。
重点是,你也不好意思催,觉得就10多块,显得自己有多小气,然后,你的钱就这样消失了……
下次在借钱时,别忘了什么?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呀
最后更新:2017-10-10 17: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