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消息!省公安厅推出了这些惠民服务,微信办证一点通……
近日,广东省公安厅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物联”等现代科技手段,推出12项广东公安改革惠民举措和9项改革创安举措,有力提升公安机关惠民、创安的能力水平,用“大数据”打通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第三批广东公安改革惠民的12项举措
一是出入境证件“移动办”服务。出入境管理部门推出移动服务办证机,实现出入境证件“移动办”。该机集生物特征采集、证件受理等业务于一体,突破传统的服务厅办证模式,可随时随地、更加贴心地为群众办理出入境业务,为百姓提供“移动的窗口,精准的服务”。此项举措目前已在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和河源市公安机关试点实施,今年年底前将在全省各市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推广。

三是居民身份证换证提醒“到期办”服务。对居民身份证有效期满前3个月和有效期已满仍未办理换领手续的群众,自动发送手机短信提醒;对未成年人的身份证换领,提醒其监护人及时办理,帮助群众避免因证件逾期造成不便。此项举措将于今年12月在全省推广。
四是危爆物品治安管理业务“网上办”服务。全面实行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业务网上申报、审核和审批。从业单位可在网上申办有关资质资格,办理民爆物品、烟花爆竹、剧毒化学品购买、运输证件申办及回缴,物品流向信息上报,爆破作业项目合同、业绩备案等治安业务。
五是机动车号牌寄递、上门安装“一站式”服务。省公安厅交管局与省邮政速递物流局联合推出机动车号牌寄递便民服务。车主在申办核发(换发)机动车号牌业务时,可自愿选择号牌寄递服务,由邮政工作人员直接将号牌送达指定地址并免费安装,在减轻车主负担的同时,缩短了领取号牌的时间。此项举措已经在全省实施,目前正在不断优化配套服务。
六是旧车号牌申请保留“宽松办”服务。机动车转移、注销或迁出本市后,原车主购买新车或二手车的,可选择申请使用原机动车号牌号码或使用新的号牌号码。使用原车号牌号码的条件,由之前必须使用3年以上放宽到使用1年以上;提出申请的时限由原机动车转移、注销或迁出后6个月内,放宽为一年。此项举措已在全省实施,目前正在不断优化配套服务。
七是驾考科目二和科目三“任意约”服务。在全省推行驾驶人科目二、科目三路考不分先后顺序预约考试。也就是说,申请人科目一考试合格后,可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管理服务平台,自主选择预约参加科目二或科目三考试。此项举措已在全省实施,目前正在不断优化配套服务。
八是“二次消防许可”“简约化”服务。对2010年10月1日以后通过消防许可的建设工程,在受理改建(含室内外装修、建筑保温、用途变更)消防行政许可时,申请人无法提供原土建工程消防行政许可法律文书复印件的,由各级公安消防机构依法主动查询核对。该项举措将于今年10月在全省推行。
九是部分政务工作“刷脸办”服务。广东户籍居民在网上办理电子港澳通行证签注查询,广州户籍居民在网上办理交通违法确认、公积金密码重置、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物流寄递实名认证等业务时,通过网络身份认证,“刷脸”就可以证明“我就是我、是我在办”,无需再提交其他身份证明。该项举措已在广州南沙试点,今年年底前,将增设线下网点方便群众开通认证功能,为政府部门推行更多电子政务“刷脸”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十是技防证件证明业务“掌上办”服务。安防企业使用粤“警民通”手机应用,即可24小时申请办理“广东省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资格证企业信息变更”、“省外单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备案证企业信息变更”等事项,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查询事项办理进度。此项举措将于今年年底前试点推行。
“警民通”手机应用界面
十一是移车便民“延伸化”服务。为解决机动车在非公共道路、场所乱停乱放等问题,省公安厅会同电信部门、腾讯公司于今年5月推出移车便民服务,群众可通过网上自助和拨打114两种方式通知车主移车。在此基础上,省公安厅近期不断拓展移车服务内容,帮助市民解决车门、车窗未关严,车辆忘熄火,幼儿、宠物被困车内等需联系车主的延伸求助。
一键移车服务
十二是矛盾纠纷化解“联动式”服务。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共同建立110报警服务台与12348热线联动机制,将110报警服务台接报的涉及婚姻、家庭、邻里、合同、债务纠纷、劳动保障、财产继承、人民调解等纠纷类非警务报警求助,以及公证办理、司法鉴定、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司法行政业务求助事项,流转至12348热线处理,该热线由省司法厅聘请具有3年执业资历以上的律师实行全天候服务,为群众提供客观公正的法律解答。此项举措目前已在广州、佛山、惠州、中山、茂名、清远、揭阳等市推广实施,年底前全省推行。
12348热线解答和处置的涉法内容 警方供图
第一批广东公安“改革创安”9项实战便民利民举措
二是DNA比对寻亲“绿色通道”。被拐、失踪儿童父母可到省内任何一个地市的公安刑侦部门或就近派出所免费接受DNA样本采集,相关信息录入全国数据库进行检验比对,结合其他工作措施,让被拐、失踪儿童和失散的父母亲早日团聚。此项举措目前在广州、深圳、东莞试点,今年年底前将在全省逐步推广实施。
三是建立保护电力设施安全警企联防机制。在全省电网重点场所部署推行电网“一所一警”工作机制,明确专职联系民警,全面落实安全守护制度,有效预防、打击涉电力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电网企业内部安全稳定,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用电。
四是“礼让斑马线”治理行动。组织全省开展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治理行动,将警力向 “一口两线”(路口和斑马线、停止线)等管控重点倾斜,加大对不礼让斑马线的现场执法和劝导力度,保障行人安全。

五是普及微型消防站建设。针对我省城中村量多面广、城市交通复杂、基层消防力量薄弱等情况,在全省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社区建设微型消防站,落实灭火应急装备器材配备标准,安排专人值班备勤,确保发生火灾紧急情况时,驻站队员第一时间到场处置,附近微型消防站联勤联动多点参与处置。目前全省已建成微型消防站38750余个,重点单位建成率100%,乡镇街道、社区、村建成率75.9%,今年年底前将在全省全面推广。
微型消防站
六是加强消防网格化“移动互联”管理。建设统一的消防网格化管理平台,推广普及消防网格化管理手机APP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日常巡查、隐患整改、督导检查、考评奖惩等长效工作机制,提升火灾防控能力。该项举措今年年底前在全省全面推广。
七是搭建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平台。全面搭建广东省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平台,开通全天候应急响应电话,汇聚技术专家和专业人才,对网络攻击、木马病毒、安全隐患、网络威胁等网络安全事件实行一体化指挥调度,协助全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党政机关政务系统、重点门户网站、大数据平台做好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工作,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网络“安全罩”。该项举措近期将实现全省重点单位全覆盖。
八是网络安全知识宣讲预约服务。利用省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平台,向全省高校、中小学校、机关单位提供网络安全知识宣讲预约服务,教育引导网民遵纪守法,普及网络安全防范知识。此项举措将于11月起向注册用户单位提供服务。
九是建立针对仿冒“官网”快速打击处置机制。为避免网民通过搜索引擎误入仿冒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网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快速处置机制,及时依法予以打击处置,依法快速关闭仿冒网站。此项举措将于11月起向注册用户单位提供服务。
文章来源于南方法制报
end
最后更新:2017-10-08 10: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