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72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盒子


當股市和房產泡沫頂端時 央行都呈現一種狀態

摘要

資產價格不應由各國央行的銀行家們主導或者任意量化。

  TCW集團固定收益業務首席投資分析師泰德·裏維爾(Ted Rivelle)表示,過去,“各國央行一度屬於誠實行業,但現在並非如此。資產價格不應由各國央行的銀行家們主導或者任意量化”。

  在給投資者們的一份最新信件中,管理近1950億美元海外資產的泰德·裏維爾,詳細講述了美聯儲扼殺經濟運行周期的不切實際的計劃。

  事實上,除了更高的資產價格之外,還有其他的經濟運行周期。對此,泰德·裏維爾警告稱:“晚期周期過剩的跡象仍然在繼續蔓延,但市場信心卻來自央行實施的‘刺激’政策。我們都需要很清楚地記住一點,當市場失去對基本麵的關注時,危險就會出現在門口”。

  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已經是九年前的事了,但各國央銀到目前似乎還沒有找到一種讓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的辦法。而投資者卻被告知,隨著各國經濟救援措施的持續實施,這些措施已經成為永久性的固定政策。如果失去這些措施,則經濟增長就變得不可能實現。

  因此,不僅全球各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在繼續擴張,而且其擴張速度實際上也已經加快至每年2萬億美元的水平,這一數字比意大利國內的GDP總值還要高(見以下圖表).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央行的技術型官僚們已經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上“炮製”了近10萬億美元的新債務,並希望借此獲得“逃逸速度”來規避債務危機。

  然而,這些非同尋常的措施並沒有在工資和收入方麵獲得實現。相反,它們更多來自於杠杆化和資產價格的“堆砌”。事實證明,全球資本市場擅長於將新創建的信貸從一個地區轉移到另一個地區,將一種資產類別包裝成另一種資產類別。

  因此,各國央行的“刺激”計劃對全球經濟產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負利率的實施推動了收益率的上升。歐洲企業債務在流通中的轉移,支持了美國國內資產的窄風險溢價。

  事實上,如果沒有可持續的GDP增長與全球資產價格和杠杆水平上漲的相匹配,那麼,來自央行的銀行家們就隻能確保本次經濟周期結束不可避免地到來,而全球貿易衰退的景象也將會四處蔓延。

  在本次周期的高利率階段,全球各國央行增加了刺激政策。

  一直以來,美聯儲都認為,隨著時間推移最終能夠讓利率走向“正常化”。但美聯儲似乎永遠也找不到一個失業率、通脹和資產價格形成正確組合的時機,因為隻有在這個時機下,才能實現利率的“正常化”。其中的原因很簡單:當全球經濟增長抵近人為降低利率和風險溢價的環境時,如果沒有大規模的資產價格縮減,則利率“正常化”就不可能再次實現。

  因此,如果美聯儲能夠推遲加息政策的實施,其他各國央行就能繼續保持刺激措施。那麼針對貿易安全的風險就會無限期地延續下去嗎?

  這似乎是一個符合邏輯的問題。然而,如果本次周期還沒有被結束,那麼它將是資本主義曆史上首個沒有結束期的經濟運行周期。不僅僅是經濟周期繼續存在,因為各國央行也可以借此暫時規避市場自我調節的衝動。

  如果投資者願意,他們可以仔細揣度以下六個跡象:

  1、低利率政策已經激勵管理層針對自己的收益去“套利”, 而不是通過再杠杆化的方式——股票回購的方式來進行低成本借貸。

  2、高收益債券為違約風險提供了微薄的補償。

  3、作為行業領頭羊的汽車工業,其周期性峰值已經過去。與此同時,二手車市場也開始出現“飽和”跡象。無論新車市場還是二手車市場,賣方定價權正在被一步步蠶食。

  4、美國國內零售業吸納的就業人數高於製造業吸納的就業人數,大約占勞動力總數的11%左右。但是零售業麵臨倒閉潮,預計2017年被迫關門的零售店數量,將會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期間的關閉數量。

  5、全球十大銀行:一個國家的銀行係統規模越大,意味著其擁有的貸款規模比“其他人”要更多。在日本股市和房地產泡沫處於鼎盛時期時,該國的銀行業也在全球競爭中脫穎而出。今天,全球規模最大的五家銀行中有四家是來自中國的國有銀行。曆史不會重演,但總是存在相似之處。

圖2:1987年時,擁有存款規模最大的全球十大銀行

  6、新興市場主權債務和準主權債務的息差已經修正至2013年中期水平,盡管該領域中的投資級債券占比低於50%,但這一水平也幾乎是2013年時的兩倍。

  結論:曾經,央行體係是一個誠實的職業,但現在並非如此。資產價格不應由各國央行的銀行家們主導或者隨其任意量化。經濟周期進入末期的跡象仍然在蔓延,但市場的信心卻一直依靠央行來“刺激”。所有人都應該記住一點:當市場失去對基本麵的時,危險就站在門口。

(原標題:當股市和房地產泡沫頂端時 央行似乎都呈現一種狀態)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6-18 01:13:59

  上一篇:go 特朗普提名新聯邦調查局局長
  下一篇:go 科米國會證詞揭曉 這些話或讓特朗普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