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小米黄江吉:从小米看人工智能硬件的发展史
在小米,人称KK的黄江吉,不折不扣扮演了小米AI灵魂人物的角色。本周他的课程,似乎让高而尚的AI第一次化身各种“小玩意”,走进了我们生活。小米,正是印证“佛家(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的出处,用点滴AI之力,科技改变生活。
6年前当小米成立之时便是AI开始之时
今天,大家更多地谈论ABC,A是AI,B是big data,C是cloud computing。而我们认为先是有产品导致的云服务,然后才有可能产生bigdata,之后才有人工智能。在我们看来,人工智能的三大前提是:产品+大数据+机器学习。于是小米一直从产品开始,比如6年前的小米手机,通过6年的不断迭代,我们积累了2亿的日活跃用户。在系统中,日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的系统app已经超过21个。月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的已经超过49个。接下来将用户产生的数据反哺给用户,并不断地迭代产品,让产品变得更好,这才是数据背后的意义。3年前,我们通过同样的模式,切入智能硬件,开始做智能电视,智能路由器,也开始做生态链。我们与其他创业者,一起打造小米生态链,我们已经投资了70多家类似的公司。
小米等AI这个弯道已经等了很久
小米全部产品加起来,每天产生的数据量一天是300T。为了存储这个300T,每天我们付出的存储成本是天文数字。为什么我们要存储大量昂贵的数据,其实我们等AI这个弯道已经等了很久,终于在去年迎来爆发点。现在,我们有可能利用最前沿的技术,比如深度学习,对抗性网络来发展。
现在技术发展是以周计算,这对于我们都是好消息,因为技术发展到这个点的时候,我们已经准备了很多大数据去使用。这些技术可以用来验证算法是否靠谱,可以把我们的产品变得更智能化的话,真正实现闭环。
有了数据就可以为用户画像
第一,深度理解我们的用户。我们在理解这个用户时,甚至利用机器计算去补充用户没有告诉我们的信息。基于多种维度,我们甚至可以总结用户性别。通过数据的聚合,特征提取,推测性别数据,我们的覆盖率是90%,里面的准确率能达到89%。还有年龄段,职业等,准确度越来越高。
第二,用户真实性。为了画像更精准,我们不断地要提高我们的内容词、知识图库。
把大数据落地到产品
我们把人工智能落实到可以摸得着、用得好、买得到的设备,才可以说把人工智能带给用户。其实做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很多,今年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将落实到产品上。比如小米电视,已经可以做到在看电视的时候,问这个演员是谁,他就马上告诉你,是邓超。还可以问邓超今年几岁,老婆是谁,我要看邓超的老婆的电影。基本上用户问的越多,这个系统就会越来越自然。我想,除了语音、人脸识别技术,里面最核心的一点是自然语言处理。怎么把精准度达到90%的语音识别后的文字转成语义,之后进行分析。
人工智能的趋势判断
机器学习是一个最新的一个生产力。借用雷鸣的话,他可能是继这个工业革命之后,最伟大的生产力。
小米目前在AI领域比较大的投入是视觉,我们在人脸识别上做的投入还挺大的。
一定要把技术做到产品里面,做到服务里面,它的价值才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人、小米达人先锋队及小米社区
最后更新:2017-06-26 13: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