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25 返回首页    go 小米 go 小米智能家庭


车载充电器中的战斗机——小米车载充电器测评

 

小米在几年之前差不多米2米3的时代出过一款车载充电器,那时候的手机还没有快充之类的说法,主流的充电器充电电流还停留在700-800mA,小米3的充电器也不过才1A的电流。因此小米那时推出的车载充电器电流也就在1A上下,不过没卖多久就下架了。大约1年以前小米推出了一款车载充电器,同时又推出了一款具有车载充电功能的蓝牙播放器睿米,他们的充电功率最大能达到10W,在米4时代应该算是可以了。随着充电技术及电源管理芯片的发展,10W的充电功率显然不能满足当下人们对手机充电速度的要求,因此最近小米又推出了一款新的车载充电器——小米车载充电器快充版。这款车载充电器到底有着怎么样的性能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这款车载充电器,看看快充版与普通版的差距有多大。

 

 

 

▲左边是一年以前小米推出的车载充电器,右边的是快充版。从包装的形式上也能看出小米的包装风格在慢慢的转变,从最初黄色的牛皮纸包装转变到后来的白色包装,包装正面是一个小米的LOGO,不看包装背面文字的话真不知道盒子卖的是什么药,而现在小米的包装风格又在慢慢改变,正面一张实物图片,小米的LOGO也被改到了侧面,并且基本第一眼就能看出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产品。

 

▲包装背面是产品的基本参数,小米车载充电器是由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小米生态链企业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我们所用的移动电源,智能插线板,彩虹电池等等都是由这家公司生产的。普通版单口USB输出电压5V,输出电流是2.4A,快充版双口都支持高通的QC3.0快充协议,输出电压5V/9V/12V,电流分别为3A/2A/1.5A。

 

▲打开包装盒映入眼帘的就是车载充电器啦,从包装上也明显的可以看出两个充电器大小不一,快充版明显大了一圈。

 

 

▲按照包装盒内的提示,向上拉拉手取出车充,两个放在一起看更加明显了。再仔细的看插在点烟器里的前半部,分长度和粗细都是一样的,区别就在与后半部分,快充版比普通版长了那么一点。

 

 

▲车载充电器的侧面有小米的LOGO以及产品的相关参数,快充版输出是5V3A×2、9V2A×2、12V1.5A×2普通版是5V2.4A×2(MAX3.6A)。从参数上也可以看出两者输出功率的差距还是蛮大的。

 

▲两个放在一起看着是不是很像兄弟两个?只是弟弟的块头比哥哥要大一点。圆柱的两侧各有一个有弹性的“小耳朵”,能很牢固的插在点烟器中不晃动。

 

▲顶部就是两个USB接口了,快充版的比普通版略大一些,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USB口方向是一正一反。

 

▲快充版的侧面还特别印有高通QC3.0的标志,并且在上部还多出了一个塑料盖,拿掉塑料盖内部是一个类似Type-C接口的东西,从说明书上得知这个接口是可以用来扩展的,在小米商城上可以购买得到专用的扩展配件,可以用来给更多的设备充电,即一个点烟器口可以扩展给一车人充电。

 


▲充电器的头部采用了带弹性的金属触点,不仅自身电阻很小,还能很牢固稳定的插在点烟器上,从触点上的做工就可以看出小米在产品的细节上控制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分别将两个充电器插在点烟器上,普通版的充电器在腰身上有一圈白色的指示灯,快充版的则在正面USB口的外圈,这样的优点是便于我们夜间开车的时候能更好的寻找到插口的位置。

▲普通版的充电器给小米MIX充电时,充电电压5.32V,充电电流1.73A,充电功率9.2W。

▲快充版的充电器给小米MIX充电,充电电压6.44V,充电电流2.63A,充电功率 16.94W,充电功率较普通版提高了84%,由此可见快充版能大大的缩短充电时间。

▲让两个USB口同时工作,看看是不是两个口都同时支持QC3.0。小编给小米MIX和小米5同时充电,可见小米MIX的充电情况并未改变,可见两个USB口兼容快充,并且可以同时工作,相当于两个独立的充电器。

▲我们再看看小米插线板的充电功率,充电电压5V,充电电流1.59A,充电功率7.95W,和车载充电器普通版的功率相当 。

▲最后我们再看看小米MIX的原装充电器,原装充电器支持QC3.0,充电时电压6.42V,充电电流2.46A,充电功率15.79W。从数据上来看车载充电器快充版的充电功率略大于原装充电器,可见小米车载充电器快充版的充电速度那时杠杠的。 

 

★  车已经慢慢融入我们生活渐渐变成了一个可移动的小家了,在车上充电要的就是速度,很多时候办事情开车也就十几分钟,充分利用这点时间把手机补下电当然是越快越好。快充版的车载充电器充电速度已经超越了原装充电器,也超过现在的高配版移动电源,当属车载充电器中的战斗机。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


最后更新:2017-07-25 16:30:19

  上一篇:go 飞利浦灯泡改装
  下一篇:go 门窗传感器增加门铃开关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