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存量网络小贷牌照仅两百多张:水涨船高还是有价无市?
现金贷整顿力度超预期推进中,从网络小贷开始,整顿存量,叫停增量。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1月22日,全国共批准了213家网络小贷牌照(含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复未开业的公司),其中有189家完成工商登记。
“此次暂停网络小贷批设,可能会使网络小贷牌照价值水涨船高,但由于目前网络小贷牌照主要握在各行业较大的企业手中,并且网络小贷监管趋严,可能会造成有价无市。”网贷之家同时表示。
某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负责人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强监管态势下,合规性差的平台出局,一方面提高了现金贷的准入门槛,有利于现金贷整体市场环境;另一方面,约束现金贷的监管政策意味着将致力于实现监管对金融领域的全覆盖,填补监管空白和漏洞,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这将有助于降低行业金融风险,防止单体局部风险演变为系统性全局风险,加强了消费者对市场的信心,刺激消费金融的市场容量持续性增长。
“此次现金贷市场整治,对于合规的持牌机构来说,这是市场与政策双利消息。”他说。
半数网络小贷牌照在上市公司手中
所谓现金贷,是指业务无抵押、无担保、无场景、无指定用途、具有方便灵活的借款与还款方式、快速到账等特征的信用贷款形式。随着有的现金贷业务涉嫌“高利贷、暴力催收、低门槛”等负面消息持续暴露,监管层曾明确表示将出手整顿现金贷。
据了解,此次暂停网络小贷牌照审批是整治现金贷的第一步。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1月22日,全国共批准了213家网络小贷牌照(含已获地方金融办批复未开业的公司),其中有189家完成工商登记。从网络小贷公司成立时间来看,2016年急速增加,2017年全面爆发, 2017年年初至今新设网络小贷数已达到98家,超2016年全年总数,是2016年全年的1.66倍。
这213家平台主要分布在20个省市,其中广东省最多,继续位列第一,有47家;其次是重庆市,有38家;江苏省和江西省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分别有26家和24家;浙江省有18家,排名第五。这五个省市批设的网络小贷总数排名全国前五,占全国批设总数的71.83%。
另外,在可获取股东情况的199家网络小贷公司中有99家为上市公司背景,是由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入股;其中有48家网络小贷公司是由上市公司直接出资设立;有51家网络小贷公司是由上市公司间接入股设立。另外有不少网络小贷牌照是由万达、海尔等实力雄厚的企业持有。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目前近一半网络小贷公司是由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出资设立。
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之后,部分正在申请网络小贷的上市公司反应迅速,立即撤销了对于牌照的申请。
22日晚间,步森股份公告称,经公司管理层充分谈论,同时考虑到后续实缴出资可能带来的资金成本对公司业绩的压力,公司拟终止参与设立网络小贷公司。另外,新国都也公告称,公司决定终止设立全资子公司海南新国都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网络小贷牌照价值水涨船高
“目前大部分网络小贷牌照是在上市公司或者行业龙头企业手中,部分企业手持多张网络小贷牌照,如瀚华金控持有的网络小贷牌照最多,有5张;中国平安和京东金融分别持有4张;蚂蚁金服和苏宁分别持有3张。”网贷之家研究中心表示,此次暂停网络小贷批设,这213张网络小贷牌照或成存量牌照,由此可能会使网络小贷牌照价值水涨船高,但由于目前网络小贷牌照主要握在各行业大公司手中,并且网络小贷监管趋严,可能会造成有价无市。
现如今,现金贷市场冒出的高利贷、暴力催收、信息泄露等乱象,极大影响了整个行业的信誉和口碑。部分平台片面夸大低门槛、零首付、免抵押,而刻意掩饰高利率、高违约金、高手续费等属性,误导很多不成熟的消费人群借贷。同时在征信缺失的情况下,实际并未真正覆盖到有实际需要的借款人群,随即形成催收行业,引致违约风险的升级甚至变质,从而影响了社会的金融市场稳定,因此,强监管是必然所趋。
“当前非持牌现金贷机构的资金,经过了多层中介加价,到借款人手中成本较高。并且,最终钱由非持牌现金贷机构放出去,资金提供方很难把控风险。监管层去杠杆,严查银行资金去向,根据小贷注册资金审核放款规模,限制信托通道业务,规范资产证券化业务,也给持牌机构释放更多利好信号。未来更多持牌机构入场,形成规范化运营,风险相对可控,推动市场良性发展,市场前景也会越来越好。”上述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说。
最后更新:2017-11-23 17: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