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创魅力再现:国家队新进60只 社保基金增持162只
近期,九阳股份、正海磁材发布的2017年半年报显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二组合二季度买入九阳股份286.7万股,占流通股的0.37%;买入正海磁材392.9万股,占流通股的0.53%。养老基金入市首选中小创股票的举动,转移了投资者青睐大蓝筹的目光,中小创股票再次受到投资者的关注,红了起来。
点击查看养老金持股名单(数据来源:东方财富网)
“养老金首选中小创股票是因为从估值角度看,通过前期的下跌,有些个股价格已达合理位置。因此,国家队买入是正常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行业研究员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例如: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二组合以0.37%的持股比例成为九阳股份新晋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286.70万股。从九阳股份基本面来看,第二季度收入和净利润环比改善明显;从估值方面来看,公司上市以来估值中枢在20倍,公司目前的股价对应2017年动态市盈率只有17倍,安全边际高。
据数据显示,2017年二季度,社保基金二季度共重仓持有中小创个股274只。其中,有58只中小创个股是二季度新进股票,包括:康得新、东方园林、恒顺众昇、金智科技、阳光电源、洲明科技、龙泉股份、拓维信息、雪迪龙、星普医科、长盈精密、*ST弘高、康盛股份、*ST三泰、快乐购等个股。
另外,社保基金二季度增持中小创个股162只。其中,世联行、省广股份、宋城演艺、苏宁云商、利欧股份、乐普医疗、捷成股份、海利得、信立泰等9只个股位列社保基金增持的前10名。增持股票分别达:5541.64万股、5413.31万股、4701.92万股、3698.84万股、3672.59万股、3000.46万股、2783.31万股、2633.93万股、2407.84万股、2381.89万股。
点击查看社保持仓 (来源:东方财富网)
值得关注的是,持有省广股份的社保基金最多,有5家社保基金。分别为:全国社保基金418组合、全国社保基金102组合、全国社保基金107组合、全国社保基金103组合、全国社保基金104组合。
因此,可以看出,国家队(包括养老基金和社保基金)在今年二季度新进中小创股票60只。
日前,东方证券研报表示,继续维持对中小创谨慎乐观的看法。创业板进入逐步筑底阶段,虽然周线级别仍未发生趋势性反转,但日线级别的反弹有别于两年以来的走势,建议积极关注。这是2016年2月份以来首次看多中小创板块。
主力动态>>>
【险资】险资上半年提前“埋伏”十大公司 四季度投资策略曝光
【外资】北上资金稳步入场 斥资近10亿元布局10只个股
【券商】券商提前潜伏10只三季度业绩翻倍股
【私募】淡水泉随国家队围猎6只股票 王亚伟仍坚守三聚环保
【延伸阅读】
安信探秘A股中报:国家队比例提升 基金社保减持成长
本周特别关注
中报探秘,谁在买什么?
此前,我们在《观各路资金齐聚,辨投资行为变迁—A股机构投资者行为专题》中详细梳理了2010年以来各路机构投资者行为特征及变动(持股市值与大盘走势关系、行业配置及投资风格等),本文作为A股机构投资者行为专题的第二篇,从2017年中报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观察各路投资者配置风格最新变动特征。
1.1. A股投资者市场结构:国家队比例提升
机构投资者和一般法人占比上升,自然人持股占比下滑较大。根据2017年中报前十大流通股东统计,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中占比最大的为一般法人(52.3%)且占比不断提升,持股市值占比为A股流通市值的一半,较此前(历史可比口径)提升3.2个百分点;自然人占比(36.4%)较高,占比下滑较大,较此前(历史可比口径)下滑3.6个百分点;机构投资者占比仍然较低,约为11.3%,相较此前(历史可比口径)提升0.4个百分点。另外,从机构投资者内部结构来看,基金(4.19%)持股比例最高,其次为国家队(2.90%)、保险(1.76%),非金融类上市企业(0.95%)、社保(0.57%)、券商(0.39%)、QFII(0.28%)、阳光私募(0.15%)、信托(0.09%)以及其他(0.02%,银行、年金、财务公司)占比较低。值得注意的是持仓规模较大的基金、国家队、保险在机构投资者中占比均有所提升,相较此前(历史可比口径)分别提升0.09%、0.42%、0.07%;持仓规模较小的机构变动不大甚至出现下滑,社保、券商、QFII分别下滑0.01%、0.16%、0.01%,阳光私募持平,信托微升0.01%。
1.2. 国家队:规模大幅提升,券商成加仓主力
国家队持股市值大幅提升。2017Q2国家队大幅增持,持股市值为11992.72亿元,较一季度提升2.90%,成为除了基金外最大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国家队主要包括汇金资管、证金公司、十大中证金融资管计划、外管局旗下梧桐树投资及其两个子公司和五只国家队基金、养老保险基金)。其中,证金持股比例大幅增加,由一季度5434.59亿元提升至7320.05亿元,增幅达35%,证金新增创业板24只股票,包括三环集团、华策影视、昆仑万维以及汤臣倍健、同花顺等;另外,养老金成为国家队新成员,二季度增持了首商股份、九阳股份、正海磁材,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二组合分别新进成为正海磁材、九阳股份两家公司第九大、第十大流通股股东,期末持股数量分别为392.92万股、286.7万股;此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八零一组合新进成为首商股份第九大流通股股东,期末持股数量为180万股;国家队其他成员持股市值总体变动不大,汇金资管、外管局增持76.96亿元和18.60亿元,五大基金、十大资管计划减持10.93亿元和18.73亿元。
国家队持有创业板的比例仍在下降,银行和非银再度加仓。分板块来看,主板的占比仍在不断上升,而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持股占比仍在不断下降之中,2017Q2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占比分别为92.28%、5.16%、2.56%,较一季度分别提升0.88%、下滑0.86%和下滑0.02%证金公司首次增持创业板公司。国家队重金融的持仓风格仍在继续加强,大幅增持银行和非银,二季度银行、非银占比分别为22.79%、16.38%,其中非银金融增持较多,较一季度提升了2.18个百分点。其中,证金公司大量增持了券商股,28家券商股中有19家获得证金公司增持, 7只券商股接近举牌线(兴业证券、光大证券、东吴证券、西南证券、东方证券、海通证券、中信证券).
1.3. 基金:规模持续扩大,减持成长和中游
基金持股规模不断扩大,减持成长和中游。2017年中报前十大流动股东中基金持股市值为17207.61亿元,持股规模不断扩大,比上期(15862.40亿元)提升了8.5%。持股主板占比仍较高,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占比为65%、22%和13%。持股行业仍以消费和金融为主,且继续增持重仓行业,前五行业医药生物(10%)、电子(9.8%)、非银金融(8.2%)、银行(7.1%)、食品饮料(6.2%)占比为41%。其中,医药生物变动不大,电子、非银、银行、食品饮料、家电持股市值均实现大幅增长,而计算机、通信等成长股和化工、机械等中游行业遭到基金的减持。
1.4. 保险:规模持续扩大,银行继续增仓
保险持股规模持续扩大,银行继续增仓。2017年中报前十大流动股东中保险持股市值为7270.35亿元,比2017Q1(6775.80亿元)大幅提升7.3%。持股仍以主板占比极高,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占比为93%、5%和2%,创业板仍然难以获得险资的青睐。持股风格延续集中,前五行业银行(54%)、房地产(11%)、非银金融(8%)、医药生物(5%)、食品饮料(2%)占比高达80%,金融和消费居于绝对重仓地位,银行占比继续过半,重仓行业银行、房地产、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等继续加仓。
1.5. 社保:规模小幅增加,减持成长和中游
社保基金持股市值小幅增加,减仓成长和中游。2017年中报前十大流动股东中社保持股市值为2365.41亿元,与2017Q1(2321.27亿元)小幅增加1.9%。持股仍以主板为主,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占比为73%、19%和9%。持股风格稳定,行业整体变动不大,重仓银行和医药生物并继续加仓,前五行业银行(21%)、医药生物(11%)、传媒(5%)、公用事业(5%)、电子(5%)占比为48%,另外,社保对成长股和中游制造的减持较为明显,减持较多的有计算机(22亿元)、电子(9亿元)、通信(6亿元)和汽车(10亿元)、化工(6亿元)、建筑装饰(7亿元)、钢铁(7亿元)、轻工制造(5亿元).
1.6. 券商:规模下滑,减仓消费和中游
券商持股规模下滑,减仓消费和中游。2017年中报前十大流通股中券商持股市值为481.20亿元,与2017Q1(520.06亿元)下降了7.47%。持股仍以主板为主,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占比为67%、22%和12%。持股行业配置较为均衡,前五行业医药生物(12%)、房地产(7%)、化工(6%)、公用事业(6%)、电子(6%)占比总计仅为37%。其中,券商继续增大对医药生物、房地产的持仓,同时大幅削减对计算机、消费和中游行业的持仓,减持计算机(16亿元)、农林牧渔(8亿元)、食品饮料(3亿元)、商业贸易(2亿元)、化工(8亿元)、汽车(8亿元)机械设备(8亿元)等行业。
1.7. QFII:偏爱银行和消费,新增科技股
QFII持股规模稳定,风格仍偏向银行和消费等蓝筹白马,新增科技股。2017年中报前十大流通股中QFII持股市值为1144.66亿元,与2017Q1(1144.40亿元)基本持平。持股仍以主板为主,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占比为73%、22%和5%。持股风格稳定,坚守银行和消费白马,前五行业银行(35%)、食品饮料(18%)、家用电器(12%)、电子(6%)、医药生物(5%)占比高达76%。结合A股市场二季度受金融去杠杆影响,流动性偏紧叠加市场风险偏好降低,以银行、食饮、家电为代表的白马蓝筹股走出“漂亮50”行情,这与QFII作为海外资金价值投资的倾向一致,与一季报相比, QFII的持股市值和对白马蓝筹的持股比例并没有明显变动。值得注意的是QFII对一线白马龙头的喜爱有所减弱,大幅减持格力电器(6574亿元)、青岛海尔(4548亿元)、上海机场(2662亿元)、白云机场(2602亿元)、海康威视(2427亿元)等个股,新增了乐普医药(4146亿元)、栖霞建设(2962亿元)、华测检测(2935亿元)、中国长城(2374亿元)、葛洲坝(1677亿元)等个股,另外,QFII对科技股的喜爱有所增加,中科三环、科大讯飞等进入QFII的新增名单。
1.8. 阳光私募:规模下滑,减仓地产和化工
阳光私募持股规模下降,持股行业仍然较为均衡,减仓地产和化工。2017年中报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阳光私募持股市值为638.19亿元,相比2017Q1(682.22亿元)下降6.45%,由于其占流通市值比例较低,因而和整个市场的风格变动并无明显共振。持股板块变动比例不大,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占比为50%、33%和17%。持股行业仍然较为均衡,前五行业分别为医药生物(13%)、房地产(11%)、机械设备(11%)、电子(8%)、化工(8%),其中医药、机械设备、电子等行业继续增持,而房地产、化工、汽车、钢铁行业持仓下滑较大。
正文
1。产业资本:8月实现净增持12.13亿元
1.1. 板块角度:8月恢复净增持,主板持续增持
8月产业资本由前期净减持转为净增持,净增持金额为12.13亿元。8月产业资本在7月短暂的净减持后重新恢复净增持,净增持金额为12.13亿元,主要归于8月产业资本减持规模(89亿元)比7月缩减52.97%,尽管增持规模(101亿元)与7月相比也有所下降(43.38%)。另一方面,8月份增持和减持的规模均有所回落,从增减持的频率上看,8月份增持442次,环比上月下跌31.47%;减持469次,环比上月下跌24.11%。从产业资本股东结构上来看,8月份个人、高管和机构股东三大主体均净增持,其中高管和机构股东均由7月份的净减持转为净增持,高管净增持6.07亿元为最多,机构股东增持幅度变动最大(8月份净增持4.85亿元,7月份净减持6.98亿元),个人股东连续三个月净增持(6月1.84亿元,7月0.11亿元,8月1.21亿元)且增持额度小幅回升。
8月主板持续增持,创业板和中小板持续减持,减持额度收窄。8月主板净增持额度回升,主板净增持23.48亿元,较上月环比上涨8.82%,年内仍未出现单月净减持;中小板持续净减持,8月中小板净减持7.15亿元,7月为净减持14.61亿元;创业板持续净减持但额度缩减,8月创业板净减持4.20亿元,较上月净减持幅度减少75.95%。主板依旧维持强势,连续8个月保持净增持;中小板维持6月以来净减持的趋势;创业板连续19个月净减持;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8月净减持额度为近19个月内第二低,考虑到9月份苹果产业链的火爆和即将进入消费电子的传统旺季,中小创短期内有望实现净增持。
1.2. 行业角度:8月周期转为增持,有色实现增持
8月产业资本大幅增持消费和周期股,持续减持成长股。8月消费、周期、金融、稳定、成长风格净增持额分别为22.50亿元、9.62亿元、-0.47亿元、-4.42亿元、-21.55亿元。其中,周期结束连续三个月净减持后转为净增持,从侧面证明当前阶段A股市场核心主线为周期股的逻辑;成长股持续6月以来的大额净减持;消费连续五个月保持净增持,但净增持额较7月小幅回落2.05%;稳定风格由净增持转为净减持,较7月大幅下跌141.70%;金融风格净增持规模持续缩减,由净增持转为净减持,为去年9月以来第一次净减持。
8月净增持金额前三的一级行业为商业贸易(23.51亿元)、电气设备(7.78亿元)、有色金属(4.15亿元);后三的一级行业为传媒(-12.56亿元)、采掘(-4.04亿元)、食品饮料(-3.36亿元).
8月净增持金额前三的二级行业为一般零售(23.51亿元)、电气自动化设备(5.48亿元)、高低压设备(3.49亿元);后三的二级行业为互联网传媒(-13.63亿元)、专业工程(-4.74亿元)、煤炭开采Ⅱ(-4.10亿元).
1.3. 个股角度:8月依旧减持高市值板块
我们将产业资本增减持的公司按市值分为小市值(0-200亿)、中小市值(200-500亿)、中等市值(500-1000亿)、高市值(1000亿以上);按估值(PE,TTM)分为低PE(0-30)、中低PE(30-50)、中等PE(50-100)、高PE(100以上)。同时,为了避免分组带来的基数效应,下文占比计算采用以下公式:分组占比=增减持分组公司数量/全部A股分组公司数量*100%,样本有进行选择性筛选和剔除。
本有进行选择性筛选和剔除。
增持方面,8月产业资本偏好中小市值和高估值公司。从市值角度,增持更偏向与中小市值公司,中小市值、中等市值占比分别为5.74%、4.49%,明显高于其他市值(小市值4.18%、高市值4.00%);从市盈率来看,增持偏好高估值公司,高PE的占比最高为5.46%(中低PE4.79%,中等PE4.25%,低PE3.80%).
减持方面,8月产业资本偏好减持高市值和低估值公司。从市值角度,减持公司在高市值占比为8.00%(7月份为8.33%),依然高于其他市值(中小市值6.79%,中等市值5.62%,小市值5.29%);从市盈率来看,减持偏好低估值公司,低PE的占比6.61%和中低PE的占比6.58%明显高于中等PE的占比4.80%和高PE的占比4.55%。
2。限售解禁:9月解禁达到三季度顶端
二级市场限售解禁:8月份市场解禁规模持续扩大,三季度解禁压力再度爬升。从市场角度来看,8月市场解禁压力延续了7月份扩大的趋势。自5月底减持新规出台后,市场减持总额不断增多,8月份市场解禁股数为246.30亿股,环比上期大涨58.56%,市场解禁市值为2595.42亿元,环比上期增长25.60%。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将达到三季度解禁小高峰的顶端,未来一个月的解禁压力仍然较大,解禁市值为3104.10亿元;此外,8月份产业资本减持与市场解禁市值出现明显的反向变动,说明三季度解禁小高峰的减持压力对市场造成的冲击有所缓解。另一方面,今年四季度解禁压力有所缓解,2018年年初解禁压力将创新高,1月份解禁市值高达6133.75亿元,为2016年以来单月解禁规模最高。
9月周期解禁压力持续两端分化,成长板块限售解禁压力较大。就申万一级行业来看,8月份限售解禁市值前五的行业依次为医药生物(614.71亿元)、通信(176.54亿元)、化工(172.53亿元)、电子(166.58亿元)和建筑装饰(126.21亿元);9月份限售解禁市值前五的行业依次为化工(562.76亿元)、电子(229.66亿元)、轻工制造(211.32亿元)、交通运输(209.29亿元)和医药生物(171.10亿元)。具体而言,9月份部分周期和成长板块限售解禁压力较大,化工限售解禁规模最大,成长板块中电子和传媒的解禁规模居前。此外,9月周期行业解禁规模持续两端分化,采掘、钢铁仍无解禁压力,建材解禁规模也归零,机械设备(23.16亿元)等解禁压力较小,化工(562.76亿元)、轻工(211.32亿元)、电气设备(159.52亿元)和房地产(114.49亿元)等解禁压力较大。
3。大宗交易:8月周期风格成交额持续上升
3.1. 大宗交易规模:成交额再度下降,折价和溢价成交额均下跌
8月份大宗交易成交额再度下降,折价和溢价成交额均下跌。从整个二级市场的角度来看,8月份大宗交易成交额再度下降,自5月减持新规颁布以来连续第三个月下滑,7月份和8月份大宗交易成交额分别为282.97亿元和242.55亿元,环比下降11.12%和14.28%,8月份单月跌幅较前期有所回升。另外,大宗交易结构有所调整,折价成交额比重下滑至21.00%(7月份折价成交额占比23.37%),溢价成交额比重抬升至79.00%(6月份溢价成交额占比76.63%);说明市场投资者重拾部分投资信心,本期溢价成交额为191.60亿元,环比上月下降11.64%,折价成交额为50.94亿元,环比上月下降22.98%。
3.2. 行业交易动向:周期风格成交额持续上升
8月份周期风格大宗交易成交额持续上升,为所有风格最高,其余风格仍下降。从各风格来看,8月份周期风格大宗交易活跃度持续上升,交易额为91.45亿元,较7月上升10.41%;稳定、消费、金融、成长交易活跃度下降,交易额分别为1.41亿元、36.51亿元、32.82亿元和84.99亿元,环比下降86.76%、47.10%、22.01%和9.01%。
8月份传媒、电气设备、电子大宗交易成交额较多。分行业来看,8月份大宗交易成交额前五的行业为传媒(35.90亿元)、电气设备(28.73亿元)、电子(22.36亿元)、房地产(21.79亿元)和采掘(20.09亿元)。成交额后五的行业为钢铁(0.39亿元)、休闲服务(1.03亿元)、商业贸易(1.31亿元)、纺织服装(1.48亿元)、综合(1.96亿元).
瑞银证券:“国家队”资金不会大举撤出
本周一,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发表最新A股策略报告,认为上半年A股和H股业绩双双强劲增长,但预计下半年将放缓;同时“国家队”在二季度继续大幅增持金融股,短期内大举撤出A股市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上半年A股和H股业绩双双强劲增长。瑞银证券认为,上半年盈利的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去年同期较低的基数以及周期性行业的持续复苏。报告预计,A股和MSCI中国指数成份股全年盈利分别增长11.9%和14%,这一预测隐含着下半年增速将放缓(尤其是非金融部门)的判断。瑞银证券认为非金融板块盈利增长势头已在上半年见顶,随着需求走弱、利润率收窄以及基数效应的消退,下半年盈利增速也将进一步放缓。金融板块中,得益于净息差上升、资产质量压力减轻以及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银行和保险上半年双双交出了靓丽的答卷(盈利分别同比增长5%和11%)。考虑到良好的基本面,继续看好银行和保险。A股方面,偏好的板块包括大型银行和保险、独立发电商、医疗保健和食品饮料;H股中,则看好保险、必需消费品和医疗保健,同时低配房地产。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国家队”持股的市值约为1.2万亿元(一季度末为9500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5.8%,环比、同比分别上升1.0和0.6个百分点。“国家队”的持股仍以主板个股为主,其大多数增持仓位也来自于主板市场。
“国家队”持股占银行以及非银金融板块自由流通市值的15.5%、11.1%,高于一季度末的14.1%、9.0%。银行和非银金融板块分别占到二季度末“国家队”总持仓的23.2%和16.5%。瑞银证券认为,“国家队”在二季度的增持旨在维稳市场,短期内“国家队”大举撤出A股市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市场剧烈波动时,“国家队”的大量金融股持仓可能有助于维稳市场。(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中小创魅力再现:国家队二季度新进60只 社保基金二季度增持中小创个股162只)
最后更新:2017-09-09 11: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