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機構信息披露規定出台 行業合規發展又邁一步
網貸行業再迎監管新規。中國銀監會25日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明確了網貸機構應當披露的基本信息、運營信息、項目信息、重大風險信息等,標誌著網貸行業合規發展又邁進一步。
網貸機構本身是信息中介,充分的信息披露是從源頭上遏製風險的重要措施。當前網貸行業發生的一些風險事件,很多是因為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對網貸行業信息披露進行規範和統一,保護參與各方的合法權益,已是當務之急。
對哪些信息進行披露才能真正有助於風險判斷?為了讓信息披露完整有效,同時又保護個人隱私、商業秘密,指引對需要向公眾披露的信息和向出借人披露的信息進行了分別規定。
網貸機構需要向公眾披露的信息包括累計借貸金額及筆數、出借人數量、借款人數量、前十大借款人待還金額占比、最大單一借款人待還金額占比、逾期金額及筆數、代償金額等。需要向出借人披露的信息包括,借款人的主體性質、所屬行業、收入及負債情況、在其他網貸平台借款情況、項目風險評估及可能產生的風險結果等。
針對特殊事件,指引要求網貸機構應於發生之日起48小時內將事件起因、目前狀態、可能產生的影響和采取的措施向公眾披露。比如,網貸機構出現減資、合並、分立、解散或申請破產,進入破產程序,被責令停業、整頓、關閉等情況。
銀監會表示,考慮到當前網貸行業正處於規範整頓期,指引給予已開展業務的網貸機構6個月整改期,以便滿足信息披露要求。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東表示,去年8月網貸機構管理辦法出台後,備案登記管理、資金存管業務等規定相繼下發。信息披露指引的出台,標誌著網貸行業監管製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網貸行業進入了規範有序發展的新階段。
最後更新:2017-08-25 23: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