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離優質高效的生活就差一個隊友
“這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
耳邊天天縈繞著羅胖的這句話,年初訂閱的得到專欄學習進度卻一直停留在15%,巋然不動。
作為一個上進小青年,當身邊的人都在努力學習、工作的時候,我內心是焦慮的。於是年初我給自己製定了周密的學習和工作計劃,如打了雞血開始背水一戰。
可是,萬萬沒想到騰訊出了一款遊戲,名字你們都知道了。當我終於可以向著鑽石段位全麵發力的時候,KPI亮起了紅燈,領導找我進小黑屋進行了長談。
被迫洗心革麵的我,開始學習時間管理。過程中踩了無數次坑,經曆了無數次內心掙紮,終於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所有的學習計劃也在有序推進。順手總結分享,造福大家:
“自律?寶寶做不到啊”
一個人如果容易受外在因素誘惑,說明自律性差。自律性差,會導致日程被拖延,也就是患上常見的拖延症——後果有害且本可以避免的推遲。
數據顯示,80%以上大學生和86%的職場人士都患有該病。大多數人寄希望於內在的意誌力去克服拖延症,比如用時間管理軟件,但是,失敗的案例太多太多。而且,過程相當痛苦。
所以,對於內在意誌力不夠堅定的人來說,外在的約束力不可或缺。
“找一個隊友,一起練級”
製造約束力最有效的方法是他律。這個“他”可以是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可以是一個執行力很強的人,當然,也可以是另一個拖延症患者。
如果有一個執行力強者和你互相監督,計劃完成度一般會很高。因為,計劃一旦說出口,就變成了不得不執行,不然多打臉啊。而你們之間的話風多半會是這樣:
“來,我們check一下今天to do的完成情況。”
而如果是兩個拖延症患者在一起,就像多了一麵鏡子,很容易從對方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後忍不住糾正:
“說好了12點睡覺,這都1點了,還刷朋友圈?快滾去睡覺。”
人天然都有管理別人的原生動力。一個拖延症是0分,兩個拖延症在一起可能是100分。
“我需要和隊友24小時在一起?”
當然,不需要。你可以把你的日程安排截圖、拍照,或者電子便簽分享,發給你的隊友。
要是你和我一樣是個嫌麻煩的人,推薦一款共享日程神器——微約日曆,可直接在小米應用商店下載,能高效便捷地讓隊友知道你的日程,還可以開放權限,允許對方直接為自己建提醒,無形中又能省下不少時間。
微約日曆裏還包括紀念日、記事以及待辦功能,有些暫時沒確定什麼時候做的事項,暫時無需寫進日程,大可在微約日曆中標記待辦,需要的時候很方便的一鍵轉換為日程。反正我上手這個功能之後,就把手機裏躺著的其它記事類APP就都清理了,瞬間內存擴容。
如果你想玩的更高級點,還可以發起日程,邀請微約日曆好友和微信好友參與,對方接受後會自動添加該日程,實現全員提醒,方便團隊內部發起會議、培訓、活動等事項。
我的共享對象是打交道最密切的本部門及協作部門同事。以前天天“撕逼”“甩鍋”的一群人,現在每天一起在線協作,工作提速,質量加分,酸爽又刺激。
共同成長,才是最快的成長方式。自律和他律結合,才是時間管理的不二法則。2017年快過去三分之二了,從現在開始應用,信不信接來下你的生活,就像開了掛。
最後更新:2017-09-26 10: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