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72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電視


微軟僅一年就逃稅15億美元!

美國國會一項調查顯示,科技巨頭微軟公司通過在美屬波多黎各開設分公司等“合法手段”,每年能夠少繳大約15億美元的稅款。

知情人士介紹,這類做法在矽穀企業中相當常見。為此,不少國會議員正在推動一項修改稅製的提案,希望堵住這類“漏洞”。

“相當普遍”

美國《華盛頓郵報》10日報道,美國國會參議院一項調查顯示,微軟公司設在美屬波多黎各的分公司隻有177名員工,2011年的銷售額竟然高達40億美元。

耐人尋味的是,由於波多黎各實行的稅製不同於美國50個州,微軟公司每年因此可以“節省”大約15億美元的稅款。

知情人士舉例稱,微軟公司先把某項版權出售給波多黎各分公司,由後者生產相應的軟件產品,再把該軟件產品“進口”到美國本土,由此就能讓銷售額出現在波多黎各分公司的賬麵上、從而享受較低稅率。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微軟公司的這一做法“完全合法”,且“相當普遍”。不少擁有較高品牌價值、專利和版權的矽穀企業,往往會把分公司設在低稅製的地區,例如歐洲、亞洲或加勒比海地區,然後盡可能把業務轉移給分公司,從而減少應納稅款。

根據美國國會的這項調查,微軟公司正是通過轉移業務的手段,把美國分公司的47%銷售額轉移到波多黎各分公司。

引發質疑

美國矽穀企業的這類“節稅”手段被曝光後,引發不少質疑。據一些分析師估算,美國財政每年因此損失至少1000億美元的稅款。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專家艾倫·奧爾巴克認為,如果不修改稅製,今後這類企業“合法避稅”的現象還會愈演愈烈,“這是本國稅製麵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針對外界質疑,微軟公司發言人拒絕澄清該公司是否已經改變做法,以及是否支持美國國會有關修改稅製的提案。

微軟副總裁威廉·桑普爾在接受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問詢時表示:“我們在海內外開展業務時,一直遵守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法律。”不過,桑普爾也承認,稅製確實有“可改進的餘地”。

最後更新:2017-10-08 01:24:56

  上一篇:go 微軟稱新一輪病毒攻擊來源於軟件廠商
  下一篇:go 火不起來的win10,微軟為了推它拉了不少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