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90 返回首頁    go 小米 go 小米電視


微信/支付寶賣保險,賠錢的時候平台還管我們嗎?

支付寶平台代銷保險產品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而且發展幾年後平台也日趨完善;今年十月百度金融全資收購一家保險中介公司;而十一月初,一個在社交方麵近乎壟斷、一出生就自帶9億用戶的微信也推出了它自己的保險平台——微民保險(簡稱微保)。

微保是由騰訊控股的首家保險代理公司,騰訊持股57.8%。今年9月28日,保監會正式批準了微保經營保險代理業務的資格。這樣一來,BAT齊聚保險中介領域。

這三家網絡巨頭會怎麼打“保險”這張牌金庫君已經幫他們想好了

阿裏可以邀請各大保險公司來天貓開旗艦店,百度利用搜索引擎吸引保險公司競價排名,而騰訊更簡單了,利用大數據推送,你這邊朋友圈剛分享一則育兒指南,那邊馬上就收到幼兒重疾險廣告。

“微保”目前隻推送給1%的用戶,隻有一款產品,一款一年期的醫療險,由泰康在線為其定製。因為這是一款補充型的醫療險,實報實銷,所以已經買了同款商業醫療險的朋友,可以忽視它。

產品不重要,金庫君是想跟大家探討一下這種形式。

1

互聯網保險的好處自不必說

首先能消除購買過程中的信任障礙,沒有人為誘導,隻有自己實實在在看見的保險條款,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

第二,減少很多中間環節就等於省去很多中間費用,保費也就更便宜。

第三,為了保住自己客戶流量,代理公司就得想方設法的迎合客戶,不管是產品本身,還是瀏覽界麵。就像這次的新“微保”,在排版上更接近微信推文的閱讀習慣,簡潔明了。投保人更有耐心閱讀每一條健康告知,而不像之前的互聯網保險,隻是把傳統的保險合同電子化,讀起來依舊是密密麻麻的一大堆。

最後,互聯網老大們利用自身流量優勢發展保險代理業務,也許會推動保險行業發展到【後端開發與前端銷售完全分離】的模式:保險公司全身心投入費率計算,設計更好更便宜的保險產品;銷售平台優化服務,爭取 做到售前售後理賠一條龍的“懶人服務”。

2

理賠難,難於上青天

今年夏天,一篇名為《支付寶買的“大病無憂寶”保險意外骨折理賠被拒賠,投訴一月無回應》的吐槽,引來了幾百條同病相憐的回應。其中有不少用戶在支付寶平台得到“拒賠”結果後,直接投訴保險公司本身,卻又得到了相應的陪款。耗時很長,花費精力頗多。

這幾百條拒賠案例幫我們認清了一個事實,代理平台再大、背景再深厚,那也隻是一個銷售平台,當需要出險賠付時,還得靠你自己直麵保險公司。

從目前看來,互聯網平台並沒有配備專業的客服人員,無法針對每一款產品進行售後服務。而很多平台也把自己放在售前這個位置,對售後理賠幾乎不投入人力,作為理賠審核的第一關,草草了事,拒賠的很不負責。保監會曾點名泰康部分網銷產品,公司不直接從事核保、承保、理賠、核賠等操作,大多也是為支付寶“背了鍋”。(支付寶“大病無憂”為泰康公司產品)

金庫君認為互聯網代理中介應該像一座超市,無差別化包含各式各樣的產品,選擇靠用戶自己,產品本身有問題去找廠家,但平台有協助理賠的責任。因為跟消費者有直接接觸的不是保險公司而是超市,能完美解決售後問題,才能對投保人說一句“保險不是騙人的”。

3

保險變成買一份心理安慰

對於經常在同一代理人處購買保險的用戶來說,TA的代理人絕對比冷冰冰的手機屏幕值得信賴,有什麼不懂的條款,甚至哪種產品更適合自己的家庭,都可以向他們谘詢,而不用去百度上一遍遍查詢“什麼是現金價值”。

琳琅滿目卻沒有導購的超市會使消費者無法準確找到適合自己的商品;而過於簡便的投保流程,就像不花紙幣的淘寶購物,投保人甚至可能忘記了自己都有哪些保障在身,不能做出最適合的規劃,出險後也不能及時申請賠付,買保險變成了隻求一個心理安慰。

4

看合同不是看廣告

從網上購物養成的習慣,我們習慣看商家對產品的描寫多過看商品本身的參數。很多重要的細節可能隨著我們滑動屏幕的手指一起,一帶而過了。

比如這裏,

多少消費者會忽略或者誤解這條信息,以為是指這份保險沒有“等待期”,購買保險後第二天如果出現就可以獲得賠付。但如果你耐心打開下麵一行小字“保險須知”,就可以看到,這裏的“次日生效”是指“本產品無猶豫期,產品投保次日零時生效”,也就是說一旦買了就不能全額退保,需要扣除現金價值。

而等待期呢?依然是固有的30、90天或180天。

再比如,【X元免賠】的免賠額。很多產品,尤其是人壽產品會在醒目位置寫上【萬元賠付】或者更低,但這裏的免賠額通常是指社保統籌或公費醫療報銷部分後,超過一萬元的部分才能賠付。

而事實上,一般疾病住院診療使用醫保後,剩餘藥品、醫療費用還符合保險條款的部分還會超過一萬元的,很少了。而如果不使用社保呢,保險條款中又有規定了:【隻能按費用的60%報銷】。

雖然這個條款是保險精算師們的專業設定,也成為了現在互聯網保險裏“百萬醫療險”的標準配置,但如果不對投保人重點說明,等到真的住院花費了兩萬多,發現社保報銷後,剩下的部分隻能賠個零頭,甚至不能賠償,這不就又成了【保險都是騙人】的?

更別說那些寫著【不限病種、不限用藥】的產品打開“保險條款”後看到的依然是和其他產品沒什麼差別的病症認定標準了。

一條裙子的材質到底是全棉的,還是棉+麻的並不重要;一台投影儀的映射距離到底是10米還是12米我也都能接受。而保險產品就不能這樣了:家庭財產險中是否包含裝修損失、猶豫期是90天還是100天、廣告頁麵寫著“不限用藥”就真的沒有報銷門檻嗎.......等等條件都需要我們逐字逐句的閱讀合同,而不是像淘寶購物一樣一鍵清空購物車,也沒有7天無理由退換。

金庫網原創文章,轉載需授權!

歡迎給金庫君留言

點擊播放 GIF/18K

最後更新:2017-11-07 23:37:18

  上一篇:go 不是廣告:支付寶發紅包啦,快來試試你的運氣如何!
  下一篇:go 支付寶未來醫院又有新花樣:看病可用花唄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