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小米名字的由來!
本帖節選自-黎萬強《參與感》。
題外話;2010年4月6日,黎萬強父親煮製了一鍋小米粥,雷軍帶領創始人喝了一碗小米粥(共7位),小米公司成立。
創業的第一步是確定產品是什麼,要解決什麼樣的痛點。第二步才會思考公司名字、域名、品牌宣言和吉祥物等,這些品牌啟動的工作,當初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我半開玩笑說,咱們不能輸在起跑線呀。
三位一體
創業之初想一個好的公司名字確實不容易,我們的主要考慮是:
1.中文名要易記易傳播;
2.配套的頂級域名可獲得;
3.商標可注冊;
4.便於國際化推廣;
5.生活中早已熟悉,本身帶有色彩感和富於情緒。
小米誕生的第一個月,創始團隊討論過至少上百個名字,比如紅星、千奇、安童、玄德、靈犀等。這些備選的名字回過頭看看,有的很有趣,有的很獵奇。比如靈犀,我們想取“心有靈犀”的意頭,甚至在紙上畫過犀牛吉祥物的草圖;
又比如“玄德”這個名字來自於最早討論時所在茶館的包廂名。
我們差點定的一個名字是“紅星”,它有很好的識別度,而且“紅星閃閃”的色彩感富有激情與正能量。原有的頂級域名所有者甚至也已向我們報價,但由於“紅星”在酒類中是著名商標,有著特殊保護,即便是在科技類別中的工商注冊也會受阻。
最終我們選擇了“小米”。小米是五穀之一,溫潤滋養,人們耳熟能詳,顯得親切平和。小米這個名字大家很熟悉,當初我去工商注冊時,還有人問我們是否是個新農業科技公司。
小米的標誌圖形設計,是Mobile Internet(移動互聯網)首字母組合“MI”,也是“米”的拚音字母。標誌圖形180度倒轉後近似一個漢字“心”字,隻是少了一點,意即“讓用戶省一點心”。
簡單親切的名字加上簡潔的拚音域名xiaomi.com,對於流量有最大化的幫助。即便是一些很成熟的品牌由於早期的考慮欠缺,往往沒有在名字、標誌和域名上做到“三位一體”的最佳優化,這樣在搜索引擎和日常傳播的流量上都有所損失。
經驗告訴我們,注冊公司盡量別叫“XX時代”、“XX無線”,因為這些通用名稱還要加上輔助詞才行。從確定成立公司起,我們就決定全力以赴要把“小米科技”注冊下來,同時保證把域名拿下,如果拿不下就不要幹了。
2014年,小米正式開始進軍國際市場。為此我們不惜重金買下了新的國際域名“mi.com”。當初拿下“xiaomi.com”我們花了幾十萬元,而這一次我們則是掏出了360萬美元的真金白銀。好處是“mi.com”更適合國際推廣,更易於“Mobile Internet”概念的全球傳播。
最後更新:2017-12-27 00:04:36